首页—正文
分享到:
海口交警创新执法方式开设“马路学堂”
2025年09月17日 10:09 来源:海口日报

  “原以为会直接开罚单,没想到上了一堂‘保命课’!”9月16日上午,在海口金龙路与玉沙路交叉口,因骑电动自行车未佩戴安全头盔被交警拦下的市民张先生,并未收到罚单,而是走进了一处设在路边的特殊课堂——“马路学堂”。通过观看交通安全警示教育视频,他深刻认识到了违法行为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并郑重签署了文明骑行承诺书。

  近日,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创新执法方式,推出“马路学堂”交通安全教育点,以“教育免罚”的人性化执法模式,将执法现场变为普法课堂,让交通违法当事人在学习中增强交通安全意识。目前,交警部门已在全市多个重点路段、商圈及学校周边设立“马路学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本报记者赵 莎/文 孙士杰/图

  路口设“学堂”柔性执法有温度

  当天上午,在金龙路与玉沙路交叉口的“马路学堂”内,交警正有序引导交通违法当事人参与学习。张先生在交警的指引下,扫码观看了交通安全警示教育视频。“以前总觉得不戴头盔是小事,看完这些事故案例才明白,一时疏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张先生神色凝重地说。

9月16日,在蓝天路与海秀路交叉口,交警为市民播放交通安全警示教育视频。

  现场,另一位未佩戴安全头盔的电动自行车驾驶人正在认真抄写交通法规,交警在一旁耐心讲解相关规定的制定背景和现实意义。“原来这些规定都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安全,以后绝不能心存侥幸了。”学习结束后,该市民同样郑重签署了文明骑行承诺书。

  记者了解到,海口公安交警结合当前开展的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行动,针对闯红灯、逆行、未佩戴安全头盔、无号牌上路等常见违法行为,在坚持严格执法的同时,积极推行“教育免罚”举措。违法当事人可自主选择观看警示教育视频、抄写交通法规或体验辅助执法等方式完成学习,签署文明骑行承诺书后即可免予处罚。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人性化执法,真正让交通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处罚不是目的,规范才是根本。“马路学堂”通过沉浸式教育让违法者从思想上认识到交通违法的危害,比单纯处罚更具长效性,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亲身当“讲师”换位体验促文明

  “骑车一定要挂牌,不能超载超员,我今天就是因为这两项违法行为接受教育,大家千万别学我!”当天,一名电动自行车驾驶人手持宣传单向过往市民“现身说法”。他因未悬挂号牌和超载被查处后,主动选择“体验辅助执法”方式接受教育。

  体验结束后,他感慨道:“站在这个路口才体会到交警工作的辛苦,也更明白了交通违法的危险性,以后一定会自觉遵守交规,安全文明出行。”

9月16日,在金龙路与玉沙路交叉口,电动自行车驾驶员正在体验辅助执法,向市民群众发放交通安全知识宣传单。

  “体验辅助执法”这一创新形式让违法者从被管理者转变为临时管理者,通过换位思考深化对交通规则重要性的认识,不仅让当事人受到教育,也潜移默化地使周围群众增强交通安全意识。“交警既严格执法,又耐心普法,这种模式不仅可以让违法者受到教育,也能让更多群众学到交通安全知识。”现场市民李女士认为。

  据悉,海口公安交警将持续深化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在保持执法力度的同时,不断拓展“马路学堂”的教育形式和覆盖范围,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交通安全治理的良好格局。“我们将继续完善这一模式,让交通安全知识入脑入心,让文明出行成为海口最靓丽的城市风景。”该负责人表示。

编辑:李奥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