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9月25日讯(记者陈丽园 特约记者陈创淼 通讯员符志敏)9月25日,海口市交通运输和港航管理局发布消息,海口“三港”已于当天15时恢复运输。上午11时许,记者在海口新海港和南港“二线口岸”(货运)集中查验场看到,在交警的指挥引导下,待渡货车有序启动,缓缓驶向港口。
发车前,货车司机任相爱特意来到志愿服务点,感谢志愿者。他告诉记者,此次运货回长沙,待渡期间当地政府提供了贴心服务,让他感到很暖心,“志愿服务点提供了热水和矿泉水,还有志愿者24小时值守,昨晚踏踏实实睡了个安稳觉。”
据了解,受台风“桦加沙”影响,海口“三港”于9月23日18时停运,600多辆过海货车被统一引导至该查验场待渡。秀英区第一时间在待渡区设置应急志愿服务点,交通、镇街、社区等多部门联动,三班轮岗实现24小时不间断值守。“从车辆加水、热水供应,到环境保洁、咨询答疑,再到秩序引导,我们都有人在。”西秀镇南港社区志愿者麦美玲说,志愿服务点还备了饮用水、应急药品,全力保障司机基本生活需求。
秀英区交通运输局局长庄浩介绍,针对货车集中停放需求,该区联合场地运营方科学划分停车区域,安排专人现场引导,确保车辆“进得来、停得稳、摆得齐”,同时协助司机加固货物,防范大风导致货物倾倒损坏。
此外,秀英区还提前协调属地卫生院及医院,在待渡区设立临时医疗点,配齐应急药品,为司机提供血压测量等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