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陈明艳
记者 高懿 谢式伟
10月5日上午,台风“麦德姆”来袭。位于澄迈县老城镇的海南省技师学院防风安置点,雨点密集地敲打着教学楼窗户。
窗外风雨飘摇,室内却是另一番景象。一楼和三楼的教室灯火通明,凉席、床铺整齐铺设,方便面的热气徐徐升起,别样温暖。这里矿泉水、方便面、八宝粥和面包等物资充足,为两百多名转移群众筑起了一个遮风蔽雨的“家”。
防御台风,老城镇上下严阵以待。老城镇党委委员谢瑞麟介绍,为防台风,老城镇共设置了26个安置点,其中2个安置点设在学校,其余24个安置点分布在各个村(社区)。
“我们从昨天下午起便开展人员转移工作,到晚上10点已做到应转尽转。”谢瑞麟说。从10月4日开始,老城镇组建的应急抢险队伍全员在岗,领导班子挂点,带领工作队和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深入一线开展工作,重点转移在建工地、危房及低洼地区群众。
老城镇政府社会治理办主任王文强从4日下午开始几乎没合过眼。转移群众、物资保障、协调工作、管理点位……琐碎但重要的事情填满了他的夜晚。“看到群众安全,我的心就安了。”简单的话语,道出了抗风救灾干部的心声。
负责管理一项目施工的万发权4日下午4时许接到通知后,立刻组织10多名工人转移到技师学院安置点。“晚上7点,我们全部抵达这里。”万发权说。安置点的物资配备让工人居食无忧,放心安顿下来。
62岁的吴种养是附近农户,住在瓦屋里。4日晚9点,村委会派车将他接到了技师学院安置点。“瓦屋的砖瓦可能会掉下来,现在住在安置点,不用担心了,感谢工作人员的照顾。”他感慨地说。矿泉水、热水、方便面、八宝粥、面包、床铺、凉席、被子——这些生活必需品一应俱全,让他感到格外暖心。
台风期间,在人员密集的安置点,健康防护尤为关键。技师学院安置点还贴心配备了医疗守护力量。安置人员王女士出现咽痛、流鼻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澄迈县人民医院医共体老城分院执行副院长、主治医师颜丽南立即施治,将病情控制住。
5日下午,台风“麦德姆”对海南的影响在持续。安置点外,风雨交加;安置点内,许多人安然入睡。
“能让大家平安度过这场台风,我们再累也值得。”王文强站在教学楼门口,望着走廊外的风雨,感慨道。
(本报金江10月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