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海南新闻10月11日电(黄方舟)2025年海南省第二批“乡村著名行动”新闻发布会10日在海口举行。会上介绍,截至目前,全省完成第二批1159条乡村道路命名备案,实现乡村地名“地有所名、名必规范”,为乡村物流精准投递、应急救援快速定位、民众出行便捷导航提供空间指引支撑。
2023年5月,民政部在深化乡村地名服务试点的基础上,部署开展“乡村著名行动”,以地名采集上图为牵引,全面推进乡村地名命名设标、文化保护、信息服务、应用赋能,助力乡村高质量发展。
据悉,今年,海南将在海口、三亚、儋州、文昌、东方、五指山、乐东、定安、屯昌等9个市县开展第一批试点工作基础上,在全省铺开第二批试点工作,范围覆盖全省各市县。
海南省民政厅副厅长李浩表示,海南将加强数字地名标志建设,累计设置二维码、三维码智慧路牌1253个,全面覆盖试点村主要道路和公共区域,通过扫码即可了解乡村地图、当前道路简介、农旅特色产品推介、地名故事、周边景点、便民服务等地名公共服务要素。
同时,海南挖掘地名背后的历史文脉与地域特色,结合历史文化、革命文化、海洋文化、民俗文化开展命名与宣传。比如,昌江黎族自治县充分挖掘昌城村、咸田村的峻灵王庙、东坡文化、昌化古城等历史文化,命名“峻灵王庙路”“东坡路”“宁和路”,传承优秀历史文化;澄迈县挖掘玉包港登陆作战红色文化,命名“丰碑路”“玉包路”,留住红色记忆;琼海市命名“耕海路”“古港路”,追溯潭门渔港千年渔港文脉,强化地域认同;定安县在滩村命名“幸福路”“祈福路”等寓意美好的路名。
发布会称,下一步,海南将推动“地名+”融合发展,将地名工作与乡村产业、旅游、物流深度结合,助力乡村旅游引流与“一村一品”建设,打造地理标志品牌,促进旅游消费升级,让乡村“有名”更“扬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