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分享到:
海南保亭出台十条措施 加速集聚青年人才
2025年10月18日 09:04 来源:中新网海南

  中新网海南新闻10月17日电(文宏武)近日,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发布《关于加快集聚青年人才十条措施》(简称《措施》),围绕全面增强城市对青年人才的吸引力,推出10条举措,旨在以一系列力度大、覆盖广、诚意足的政策组合拳,构建“就业有岗位、创业有扶持、科研有助力、住房有保障、生活有品质”的青年人才发展生态,全面优化青年人才就业创业环境,为保亭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青春动能。

  拓宽渠道,释放“就业”磁力

  在扩大岗位供给方面,保亭多管齐下,充分挖掘就业潜力,着力打通供需对接渠道,破解供需结构性矛盾,切实让青年人才来保亭就业有岗位。

  《措施》明确,县属国有企业年度新增岗位将拿出不低于25%的比例定向招聘高校应届毕业生,并对吸纳应届生的民营企业给予社保补贴和招录奖励。

  扩大青年人才就业见习基地规模,每年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发不少于100个青年人才“蓄水池”见习岗位。对参加青年人才“蓄水池”行动计划的大学生,按照硕士毕业生3500元/月、本科毕业生3000元/月标准发放见习生活补贴。

  同时,大力实施大学生乡村教师、乡村医生计划,放宽基层事业单位招聘条件,并加大“三支一扶”、中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对青年的吸纳力度。此外,鼓励科研院所开发科研助理等岗位,全方位拓宽青年就业空间。

  精细入微,释放“引才”诚意

  为加大青年人才招引力度,保亭在人才落户、交通补贴和生活补贴等方面推出更加友好的措施。

  放宽人才落户条件,允许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毕业5年内“先落户后就业”;对45周岁以下具有初级职称或职业资格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在保亭创办企业并合法经营3年以上的法定代表人均可直接落户。

  对成功入职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并在保亭缴纳海南首次社保或通过引进人才落户保亭且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的青年人才发放阶梯式生活补贴,博士、硕士、本科、大专毕业生每月最高可分别获得2000元、800元、500元和200元,累计可享受36个月。

  对于从省外高校前来保亭就业的应届毕业生,就业后还可实报实销最高2000元的首次来琼交通费用。

  全链扶持,激发“创业”活力

  《措施》对青年人才创业给予全方位的支持。

  对离校5年内高校毕业生首次创办小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正常经营满1年的,给予1万元的一次性补贴;在保亭创办企业若首次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或“专精特新”企业,将分别获得30万元、40万元的高额奖励;创办企业被省级认定为创新型、科技型中小企业,符合条件的给予1万元奖励。

  对青年人才创办的企业符合条件的均可申请入驻就业创业孵化基地,享受一定时间的免费提供办公场地等服务。

  鼓励同省内外高校联合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在县级、省级、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前三名奖项并在保亭落地的项目,分别给予5万元、10万元、2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

  在金融支持上,对符合条件的青年创业人才,可申请创业担保贷款,并可享受财政贴息。同时,通过建强创业孵化载体、提供免费办公场地、引入创业导师“一对一”帮扶、推行重点项目“跟踪陪跑”机制等,为青年创业者构建了从“种子”到“大树”的全链条培育生态。

  暖心服务,筑牢“留才”保障

  《措施》聚焦青年人才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努力为青年人才来保亭破除后顾之忧。

  在安居保障方面,符合条件的青年人才既可申请购买安居房,也可领取购房补贴或住房租赁补贴,对引进的青年人才购买我县商品住房的,给予购房补贴,按照博士毕业生3.6万元/年、硕士生毕业生2.4万元/年、本科生毕业生1.8万元/年的标准,累计发放补贴不超过3年;对选择租赁住房的青年人才给予住房租赁补贴,按照博士毕业生3000元/月、硕士毕业生2000元/月、本科毕业生1500元/月标准发放,累计发放不超过36个月。

  在优化人才服务方面,整合搭建“一站式”青年创业服务平台,并建好用好“青年(人才)筑梦驿站”,为前来求职创业的青年提供3天2晚的免费住宿以及政策咨询、生活指引、发放旅游、民宿优惠券等综合服务。

  政策还特别体现了对创业失败的包容与帮扶,对创业失败人员及时提供就业服务;对于科技类的创业人员,因创业失败而不能及时还贷的,不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此外,《措施》还特别关注本土人才回流,开展保亭籍专业高校毕业生专项引才,并创新探索“乡村CEO”模式,鼓励青年人才参与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完)

编辑:李奥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