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龙华之窗—正文
龙华区仁南村:党建引领贫困村“蝶变新生”
2021年11月10日 17:07  来源:龙华区委宣传部
仁南村儒佐食用菌种植基地。龙华区委宣传部供图
仁南村儒佐食用菌种植基地。龙华区委宣传部供图

  “噗通、噗通——”随着海口市龙华区新坡镇仁南村脱贫户陈世忠收笼,一只只粗壮威武、外表带着鲜红色花纹的澳洲淡水龙虾浮出水面,在阳光的照耀下,满塘的龙虾在水面上跳动着,金黄色的稻谷在风中飘舞。“在我眼里,这就是最美的风景。”陈世忠说道。“你却是我眼中最美的风景”仁南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邢健这样说。

村民将澳洲淡水龙虾收笼。龙华区委宣传部供图

  “你看,这个小姬菇现在就得摘了,不摘就老了。”村里儒佐食用菌种植基地,脱贫户林英莲和工友边采摘小姬菇边交流经验,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仁南村作为海口龙华区“十二五”整村推进贫困村,如何脱贫摘帽一直是村里的老大难问题。2019年2月,龙华区选派乡村振兴工作队入驻仁南村,通过党建引领村级集体产业发展,短短2年时间,澳洲淡水龙虾、小姬菇等项目相继投产使用,仁南村成功破茧成蝶,由原来整村推进贫困村变成了“五星级党组织”、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当地农民“钱袋子”也鼓了起来。

村民将澳洲淡水龙虾收笼。龙华区委宣传部供图

  撂荒地变成“金虾塘”

  仁南村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毗邻潭丰洋湿地,淡水资源丰富。在村“两委”的协助下,工作队整合77亩撂荒地,打造了仁南村第一个产业扶贫项目——“稻虾共生”“菜虾共生”高效生态种养项目,并成立了村集体公司以保底加分红方式开展合作,有效增加当地农户收入,让撂荒地变成了致富田。

  据介绍,2020年3月龙虾养殖基地正式投产,第一批龙虾产出2250斤营收10万元,农民分红5万多元。此外,村民收到4年土地租金约15.4万元。今年6月完成第2轮养殖,投苗18万尾,预计产出1.5万斤,销售额可达75万元,村集体公司预计可获得分红15-20万元。

村民挑选小姬菇。龙华区委宣传部供图

  闲置基地变成“钱袋子”

  2015年,仁南村食用菌种植基地项目便已经建成,由于经营管理不善,项目于2016年停止运营,基地一直闲置。如何把“空袋子”变成“钱袋子”?工作队和村“两委”多次研究、多方考察后,决定选择适合本土气候的偏高温品类小姬菇。

  2019年10月,仁南村儒佐食用菌种植基地搭建起了2500平方米的1、2号大棚,试投放9.3万个菌包,年产值达到209万元。

  林英莲一家6口人,3个孩子在上学,因缺技术、缺资金,使得这个家庭长期处于生活困顿的状态。儒佐食用菌种植基地重启后,林英莲全身心投入到小姬菇的种养中。“自己能以成本价购入小姬菇,80%的销售收益自主支配,剩余的20%交到村集体企业,现在增收方式多了,我得好好琢磨琢磨。”2020年,林英莲脱贫出列。

  “人还是那些人,地还是那些地,村已不再是原来的村了”在乡村振兴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的带动下,仁南村“蝶变新生”,走上了快速发展的快车道。(来源:龙华区委宣传部 作者:刘伟 伍卓万)

编辑:李奥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