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海口之窗—正文
海口市民支招“衣食住行”低碳化
2021年11月18日 11:55  来源:海口日报

  干湿垃圾分类投 闲置物品“活”起来

  海口市民支招“衣食住行”低碳化

  本报11月17日讯(记者李银)做饭时注意按需备餐,将闲置物品“活”起来……连日来,记者走访了解到,越来越多的海口市民自觉将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贯穿于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绿色低碳环保理念已蔚然成风。

  11月11日,记者来到白龙综合市场,面条摊主武女士忙着给顾客介绍各款面条。记者注意到,对每一位顾客,武女士总会详细询问对方需求,建议顾客按需购买。如5人用餐,食量不是特别大买4元干面条即可。

  皮包、皮带、项链、手链……在一些二手物品交易平台,许多用户“挂”出家中闲置的衣服饰品。“之前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使用这些平台,卖出家中闲置的衣物饰品,没想到好几次都交易成功了。”经常使用这些平台的市民谢珍说:“现在我也会在这些平台上挑选自己喜欢的衣服饰品,有时会跟一些网友‘以物换物’。闲置物品的回收流通,是一种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有效方式。”

  家住海甸四西路秦吉大厦的王波每天都会把家里产生的垃圾进行干湿分类。“干湿分离既方便储存垃圾,又有利于垃圾变废为宝,只要养成习惯就会不觉得麻烦了。”王波笑着说,小区里有很多居民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我在朋友圈的运动步数,基本每天排名都是第一。”家住海秀中路的杨先生工作地点在龙昆南路,这段时间他开始选择步行上下班。“女儿前几天从外地回来,她对我响应节能降耗又能锻炼身体的举动很支持。”杨先生说。

  杨先生还介绍了他在生活中的一些节约小妙招,如电器不使用时要切断电源,洗蔬菜的水留着用来浇花、冲洗厕所等。“节约用电用水,需要从生活点滴做起,不要小看这些小细节,日积月累下来能节约不少资源。”

编辑:李奥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