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全面停止新增围填海项目审批 建19个"美丽海湾"
2021年07月29日 15:37 来源:南海网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7月29日消息(记者 谭琦)近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南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记者从《规划》中了解到,海南将实施最严格的围填海管控和海岸线开发管控制度,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全面停止新增围填海项目审批,切实扭转“向海索地”。此外还将推动8个海湾的污染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建设19个“美丽海湾”先行示范区,全面促进海南海洋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提升。

  扭转“向海索地” 全面停止新增围填海项目审批

  “十四五”期间,海南将实施最严格的围填海管控和海岸线开发管控制度,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全面停止新增围填海项目审批,切实扭转“向海索地”。科学处理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严控无居民海岛自然海岸线开发利用。

  为保护海洋环境,海南还将构建“流域—河口(海湾)—近海—远海”系统保护和污染防治联动机制,建立“纳污水体—入河(海)排污口—排污管线—污染源”全链条管理体系。积极发展生态健康养殖,建设海洋牧场,压缩围海养殖总量,推动海水养殖环保设施建设与清洁生产。以海口、三亚、洋浦、文昌为试点区域全面启动海上环卫工作,推进岸滩和海漂垃圾统筹治理。

  建设19个“美丽海湾”先行示范区

  在海洋生态保护方面,海南将加强海洋生态系统和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海洋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观测,恢复修复红树林、海草床、珊瑚礁等典型生态系统,清退非法、不合理的人工构筑物。

  治理上,海南将开展“一湾一策”精准治理,加快推进万宁小海,文昌清澜湾、冯家湾,海口东寨港,陵水新村湾、黎安港,儋州新英湾,澄迈边湾等重点海湾污染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在铺前湾、三亚湾、海棠湾、亚龙湾、榆林湾、后水湾、峨蔓-鱼骨湾、木兰湾、博鳌港湾、小海潟湖、石梅湾、新村湾、香水湾、龙沐湾、北黎湾、感城港湾、棋子湾、博铺港湾及花场湾等海湾开展“美丽海湾”先行示范区创建。到2025年,12个美丽海湾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形成美丽海湾建设、评估、宣传长效管理机制,全面带动和促进我省海洋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提升。

  此外,海南还将加快推进海口、三亚、儋州、东方、陵水、昌江等市县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市(县)。推动洋浦经济开发区(含东方临港产业园、临高金牌港产业园)、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开展一批水环境保护治理工程

  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也是海南“十四五”期间的重点工作。海南将开展松涛水库、大广坝水库、牛路岭水库、红岭水库、赤田水库等若干优质水源全岛供水研究;深入开展全省水源地问题摸排整治、在用城市(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和乡(村)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规范化建设。

  在海南各市县流域水环境治理上,海南开展珠溪河、文教河、罗带河(含高坡岭水库)、东山河、三亚河、望楼河、铁炉溪、塔洋河、南罗溪、珠碧江(含珠碧江水库)、北门江、文昌江等流域水污染治理。海南还将在海口、三亚、儋州、琼海、定安、昌江黎族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和陵水黎族自治县等城镇内河(湖)实施水污染治理。推进重点江河河段水生态保护修复与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水美乡村建设工程。

  此外,海南将继续推进城市生态修补与修复,按照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入园”的要求,扩展城镇绿色生态空间,构建城市生态隔离体系。扩大公交客运、出租客运、城市物流等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应用规模,社会运营领域力争2025年实现清洁能源化。

  建设智慧化生态环境决策平台

  为提升海南生态环境的监管和决策能力,海南将建设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完善智慧环保信息化,提升生态环境执法监管能力、环境应急基础能力、环境科技能力等。

  整合优化完善现有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涵盖大气、水、土壤、噪声、辐射等要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加强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提升省级和市县监测能力。依托智慧海南的“感知一张网”和“5G 超高清高位视频监控一张网”,推进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搭建统一的生态环境“物联-视联”双平台,建设生态环境大数据中心。实施生态环境保护领域重大科技专项。实施本地科研院所能力提升工程。创建高规格、开放型、国际化的生态环境研究机构。

编辑:叶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