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侨务传真—正文 分享
创业星州 报效琼州 王兆松:在家要说海南话
2021年08月16日 15:27  来源:海南日报

  海南是中国的著名侨乡之一。琼属海外华侨、外籍华人和港澳台的海南同胞大约有300万人,分布在世界五大洲近60个国家和地区。琼属华侨华人心怀浓厚的乡土情结,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以海外赤子殷切的报国之心,支持故乡、祖国的革命和建设。20世纪初,琼侨中的仁人志士积极追随孙中山,在海外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祖国民主革命,为组织革命团体进行革命活动作出了杰出贡献,王兆松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个。

  少闯南洋

  跻身侨领之林

  王兆松(1875~1955) ,著名侨领、企业家。他于1875年在文昌清澜镇义门村一个贫苦渔民家庭出生,有兄弟三人,他排行第三。他的父亲王才冠是个老渔民,成天泡在海水里,家贫如洗。年仅13岁的王兆松在乡亲的携领下,到南洋谋生,初时在沙捞越琼侨张锦兴店中当学徒,继而到马来亚莪洲浮罗吉胆埠操“作海”业,以捞虾为生。后在吉隆坡“典目公司”推销冰块,同时买来一辆汽车经营冰鱼运销业,他的勤劳和诚实博得东主的信任,当上“典目公司”总代理,到吉隆坡“坐书房”。

  此后。他除了投资经营房产、橡胶种植、锡矿开采实业之外,还投资经营酒店、戏院等服务行业。马来亚的吉隆坡、槟城、坡屿,新加坡的怡保、马生等地以及香港,均有他的产业。此时,他已是马来亚琼侨中的知名人士,开始跻身于侨领之林,被公举为吉隆坡琼州会馆总理,吉隆坡中华大会堂董事,吉隆坡尊孔中学、坤成中学董事、积善行委员等职。1930年被马来亚雪兰莪州政府委任为华人参事局员和太平局绅。1936年1月王兆松等发起成立“琼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琼崖垦植、矿产、渔、盐等业,王两次投资一万三千五百银元,被举任为公司董事兼副总务。

  心系家乡

  冯白驹《致王兆松函》

  虽身处南洋,王兆松一直心系家乡。抗日战争时期,冯白驹领导琼崖革命武装力量抗击日寇,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坚持革命斗争,进行殊死的拼博,得到全琼人民和琼侨同胞的大力支持。其中,就有王兆松的功劳。1939年,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王兆松与海外同胞发起成立“琼崖华侨联合总会救济委员会”,并被举任为总会救济部主任。为支持琼崖抗日,王兆松派出“琼崖华侨回乡服务团”,捐赠国币4000元和棉毡、卫生衣、背心、毛巾各1100件。

  后来,冯白驹曾亲笔给王兆松写了两封赞扬信,对琼崖华侨联合总会救济委员会特别是王兆松本人表示“群起策励,不愿乡井湮灭;踊跃输将,以纾大难”的殷切心情。

  这两封陈年信函,使人们了解到琼崖华侨联合总会及救济委员会主任王兆松的爱乡义举及琼州民众同仇敌忾的英勇气概,为后人留下抗敌御侮的坚定信心。

  王兆松有浓厚的乡土情结,一直不计成本地投资报答故园。他不仅建自家宅院,更多的是捐助侨乡公益事业,报效乡亲父老。1926年在海口筹建海南医院,王兆松捐助大洋1000元,被聘为名誉董事;1927年筹建私立琼海中学,王兆松慷慨解囊;文昌中学搬迁,王兆松独资捐建一座图书馆。日军侵琼,文中迁移南阳,他和郭巨川合资捐赠一座教学楼。上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王兆松为清澜墟的“崇本小学”和冠南墟的“冠南小学”都捐建了教学楼,分别命名为“王才冠楼”“王兆松楼”和“王国泮楼”。

  除了建设学校,王兆松还捐建乡村公路、桥梁。从义门村到冠南墟,长约2公里的公路维修费,1934年起他全部承担,还在这条路上修建五座木桥,并在冠南墟买3间铺面,在海口市买2幢楼房,托人代租管理,租金全部用于公路维修和解决困难乡亲的生活。

  严定家规

  支持子女报效祖国

  王兆松爱国爱乡,他定下家规,家中的任何成员都不能例外:“在外面说哪一种语言都可以,但家里一定要说海南话。”王兆松为父慈祥,家风民主,支持儿女们自我选择各自的人生事业。大女儿王俏云出生在吉隆坡。

  王俏云风姿潇洒,热情奔放,颇有男子气态。她是女青年学会会员,喜欢跳舞,喜好开车。中学毕业后,王俏云大胆提出要学开飞机的意向时,得到了王兆松的大力支持。后来她当上飞行员,加入马来西亚雪兰峨俱乐部,马来西亚《南洋商报》曾报道她的事迹,称她是“亚洲第一位女飞行员”。在当时,这项运动连男士都不敢轻易问津,而王俏云却玩得风生水起,一派飒爽英姿的新女性形象。

  王俏云对飞行颇有天赋,她在雪兰峨俱乐部学习不久便能独立操纵飞机升降起落,曾夺得多项飞行奖励,也曾多次在飞行中遇险。1937年,王俏云的飞机发生故障,但她临危不惧,紧急降落,当时机翅及骨架不幸损毁,她艺高胆大,顺时而退,安然无恙。

  上世纪30年代,王俏云开飞机轰动一时,令人钦佩。更可贵的是,在国难当头,日军侵略中国之际,她毅然要求参加空军,驾机轰炸日军阵地,为中华民族报仇雪恨。可惜当年中国空军不招收女生,她欲报效祖国终留遗憾,王兆松也为此叹息。

  后来,王俏云到了香港,参加当地飞行俱乐部,指导青年学习飞行技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帮助青年更好掌握飞行技术,更好保卫祖国领空,这是另一种爱国方式。

  1955年,王兆松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病逝,终年80岁。他的遗志由大儿子王国泮继承。1962年至1966年的房租,悉数拨给南岛小学使用,1985年又再捐一万元修理校舍。王兆松虽然辞世几十年,但他为国为民的精神一直被家乡人深深感念。

  文\本刊特约撰稿 蒙乐生

编辑:陈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