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育工作者林树浩:上滩找鲎 下水摸鱼
2021年08月19日 09:12 来源:海口日报

对于喜欢山野的人来说,自然保育是个充满梦幻的行业,上滩找鲎、下水摸鱼,在海上做水质检测、去大山里种植水稻,工作内容丰富多彩又乐趣无穷。

  从2015年开始,林树浩就误打误撞进入了自然保育这一行。在他眼中,自然保育不是做公益,不是靠一腔热情来驱动,这项工作不仅需要专业知识的积累,还要顺应时代的不断变化。

林树浩在海南做自然本底调查时发现的大田鳖。 (受访者供图)
林树浩在海南做自然本底调查时发现的大田鳖。 (受访者供图)

  深入浅出 一图读懂城市公园

  刚毕业的时候,林树浩去到山里做社区工作。驻村之余,他被夜幕下梯田边热烈的自然景观所惊艳;进城到深圳后,他大量翻阅港台的自然书籍,沉迷于书中精彩的大千世界;后来在苏州遇到带入行的老师,他便开启了以博物学家为人生志向的追逐。2019年,林树浩来到海南,进入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自此打开了在海南摸鱼找鲎、编书制图的新篇章。

  鸟类、蜻蜓、植物等5大类群,长长的物种名录,各种数据分析图表……今年7月,林树浩尝试将内容繁多且分散的海口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调查监测报告,删繁就简,转化成了市民喜闻乐见的长图海报——《城市公园里的奇妙众生相》,受到了业界一致好评。

  为了让公众对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的生物有更直接、深刻的了解,林树浩把原有的各种表格都删除掉,用凝练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画,重点讲述了公园里各类群的代表性物种,如鸟类中的栗喉蜂虎、海南蜻蜓新纪录红腹异蜻、堪称植物“大熊猫”的野生稻等。在物种介绍的过程中,还一并带出五源河的沙丘、农田、池塘、洼地、河口等生境状况。

林树浩在海南做自然本底调查。(受访者供图)
林树浩在海南做自然本底调查。(受访者供图)

  多入山野 永葆惊奇之心

  在海南从业的2年多时间里,林树浩奔走在热带雨林到珊瑚礁之间的各个保护地之中。他先后参与了海口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的鱼类调查以及海南全岛的鲎调查,绘制出《城市公园里的奇妙众生相》和《一张图了解海南的鲎》等长图形式的公众报告;编写了《海口湿地昆虫世界》等科普书籍;设计了白沙门公园鸟类折页和宣传保护牌,为海口的自然保育跑前跑后。

  他在感受鲎的铠甲、鸮的眼睛、鹿的角、蜉蝣的翅膀、鳗鲡的皮肤、缅蟒的大肌肉等海南精彩生物的同时,也目睹了越来越多的海南在地护林员从日常的巡护监测,到组建队伍,带动同伴与社区参与,承担起越来越大的责任;看到了研究人员走出象牙塔的摸索,顺应时代不断改变,大家都开始有意识地回馈保护地,而不是仅仅将其视为样品采集地;见证了身边自然爱好者,从最初对单一类群的观察与加新,逐渐切换到不同地块、生态系视角,乃至对本底资料、影像记录、地方自然史的挖掘与梳理。

  “值得一提的是,海口在自然保护方面起步早,本底摸查相对透彻,这在国内其他地方很少见。”林树浩告诉记者,海口当地政府、主管单位和保护机构之间联系密切,近两年的保护成效明显。此外,像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海南观鸟会、松鼠学堂、海南自然观察小组、海南智渔等本地机构的兴起,为自然保育行业带来了大量新鲜血液,并且不断有新人冒出来,为海口的自然保育贡献力量。

  自然保育不仅有无限惊喜,日晒雨淋更是常态。林树浩常常借用自然保护行业先驱蕾切尔·卡森的话激励自己要多入山野,永葆惊奇之心,而且终其一生都不被摧毁,能够永远有效地对抗以后岁月中的倦怠和幻灭。(龙易强)

  新职业名片

  自然保育:对自然生态景观及天然资源进行保护、繁育的工作,避免人为破坏。

编辑:叶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