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视频—正文 分享
博物馆讲解员自家阳台“开馆” 与厨房联动展示可感可食的文化
2021年08月26日 09: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环境音】红山文化人人都知道这叫“鬲”,你们看这个鬲字,是不是,然后底下一个三足的架子。

  【解说】眼前正在说话的人名叫赵学东,是内蒙古博物馆的一名讲解员。新冠疫情期间,大家居家封闭,赵学东便在自家阳台上开起了“阳台博物馆”。如今疫情趋势向好,阳台博物馆也被保留了下来,成了独具特色的可展览可教学的课堂。

  记者看到,赵学东的“阳台博物馆”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不足5平方米的阳台上,赵学东用捡来的石头、借来的工具以及自制的模型,为前来参观的人们讲解岩石的构造、生命的演化、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区别等内容。

  【同期】赵学东

  最初是我那些亲戚他们知道我是博物馆来的,他那些不用的东西像窗花啦,像这些农具,就给了我了。所以我从几件开始然后越来越多。这些老物件呢,就是我利用周末的时间到郊外,到农耕的这个村子里(收集的),那么家里头没有那些农耕的工具呢,我就在这段时间呢,到外面找一些柳条,找一些木头,就做了一些模型,又把那个这个展台的这个箱子放了些土,然后在里面反映农耕文化。

  【解说】赵学东还创新性地将“阳台博物馆”与厨房相连,演示北方传统农作物麻、黍、稷、麦等走上餐桌的全过程。带领学生用石磨研磨黄豆制作豆腐,用糕面制作当地传统炸糕等食物。

  【同期】赵学东

  阳台博物馆虽然是疫情期间出来的一个产物,但是阳台博物馆还有它的优势,比如说这个阳台上面的东西,这些谷物,那么谷物是怎么加工,怎么变成食物,那么我们就把阳台跟厨房连在一起,这个优势是博物馆有时候不太具备的。

  【解说】受赵学东的影响,他的学生模仿他还在自家办起了“窗台博物馆”。

  【同期】学生 郝博洋

  我跟赵老师一起去了一次大窑,然后我就深深地热爱上了捡石头还有石器,然后我就把每次捡的东西,都放到我的窗台上,然后自己办了个窗台博物馆。我获得的最大的乐趣就是我能用心去感悟大自然的美,也可以有一双会看且看得见的眼睛,发现这种美带到我们的生活中。

  【解说】赵学东从事博物馆讲解工作已有38年。他告诉记者,单纯的讲解不足以让学生立体地掌握知识,还需要与实践结合。下一步他还将从阳台穿越到实地,来培养学生们看得见的眼睛。

  【同期】赵学东

  阳台博物馆主要是为了疫情期间从直播的方式展示的,我个人认为呢,在这博物馆里可以集中的看到了一些老物件,看到了一些岩石,还有一些碎片等等,真正的呢还是要从阳台穿越到实地。今年更多的做的是带着孩子们到火山,到白云鄂博到包钢,看钢铁怎么样炼成的,让孩子们到实地结合着展览,培养他看见的眼睛。

  (记者 陈峰 呼和浩特报道)

 

编辑:符宇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