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昌江—正文 分享
昌江31所中小学校开展校内课后服务
2021年10月25日 11:46  来源:海南日报客户端

  据海南日报客户端丨记者张文君 特约记者黄兆雪

  在“双减”背景下,昌江中小学校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主动承担校内课后服务的责任,全力推进课后服务。目前该县开展课后服务的中小学校共31所,共有27747名中小学生参加课后服务。这是海南日报记者10月22日从昌江黎族自治县教育局获悉的。



  每周一到周五的下午4点40分到6点是昌江第一小学开展课后服务的时间。“课后服务有2个课时,分为基础托管和特色托管这2个部分。”昌江第一小学副校长何香坤介绍,在基础托管服务上,值班的科任老师主要负责辅导学生完成作业,而在特色托管服务上,学校开展了篮球等15门特色的兴趣类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全校有41个班级2400多名学生,有超过八成的学生报名参与课后服务。”她说。


  “以前回家后需要花1到2个小时做作业,现在在学校就完成了作业,很高兴。而且作业也变少了,自己的时间多了。”昌江第一小学5年级3班学生张石丹说。

  在“双减”过程中,昌江中小学校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主动承担校内课后服务的责任,因地制宜设计服务项目,并认真组织实施,每周有5天开展课后服务。


  “我们学校是寄宿类学校,每周五下午放学,周日学生返校。全部学生都参与了课后服务。大家最喜欢特色托管服务。”昌江思源实验学校副校长陈静说。

  今年秋季新学期,昌江思源实验学校开展了织黎锦、制陶、制藤编、扎染、丝网花、串珠、书法、美术、舞蹈、足球、跳绳、游泳等48门特色的兴趣类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针对有关民族特色课程,学校专门聘请了专业教师来教授。”陈静说。


  县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完善中小学生课后服务,一方面按照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通过教育、发改、财政、公安、人社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共同做好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管理工作;一方面鼓励各中小学校建立激励机制,广泛动员离退休教师、大学生志愿者、家长志愿者、民间艺人、能工巧匠等参与校内课后服务工作,提供多样化的校内课后服务,从源头上解决补课热、培训热的问题。

编辑: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