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文昌市不断完善“三中心三平台”建设,并依托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升工程,利用5G智慧化医疗设备(以下简称5G设备),着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诊断能力、救治能力,让群众在家口就可以享受到三甲医院的诊疗服务,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在东路镇葫芦村卫生室,医生符永权正利用健康一体机与同济文昌医院的医生一起为东路镇大坡村委会守宅村村民符勇做远程心电诊断。只用了不到5分钟的时间,符勇就拿到了自己的诊断结果。对此,符勇赞不绝口。
符勇说:“来葫芦村卫生室这边看病很方便,好多体检检查不用去大医院排队挂号,在这里检查的结果也会传给三级医院的主任、副主任医生诊断,和去大医院看病的效果是一样的。”
符永权医生告诉记者,以前葫芦村卫生室的设备简陋,他只能凭借经验给村民看一些简单的病。自从卫生室配备了5G设备后,不仅解决了卫生室缺设备、少技术等问题,许多村民需要到乡镇卫生院或市级医院才能筛查、治疗的疾病,现在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及远程专家教学指导下,符永权也能解决,村卫生室的就诊人数、就诊效率大大提升。
文昌市东路镇葫芦村卫生室执业助理医师符永权说:“5G(物联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升工程)项目首先对我们基层医生有很大的提升和帮助,在服务卫生方面也是提高了一定的水平。”
文昌市卫健委党组成员王成发说:“目前全市25家卫生院和139家卫生室都配备了5G设备,有了这些5G设备以后,就可以通过5G物联网,利用上级医院的优质资源,通过远程诊断来弥补基层医疗机构人才和技术短缺的问题,减少老百姓来回跑路,在基层就能够享受到上级(三甲)医院的优质服务,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据了解,这些5G设备都来自于省卫健委基于5G物联网开展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升工程,该工程利用5G和人工智能技术,依托现有信息化基础,对全省各市(县)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智慧化能力提升,建设远程诊断、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等,全面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现在,村民在村卫生室就可以做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胎心监护、血脂四项、血糖等项目的检查。
王成发说:“下一步,我们主要是在利益分配方面发力,在基层检验和上级诊断环节要形成利益机制,上级医院受益,下级医疗机构也受益,患者也受益,让这三方都受益,这样的话,我们5G的项目才能够长期地维持下去。”(记者:符钰超 来源:文昌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