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的蓝色探索:什么是蓝碳?海南要怎么用?
2022年06月05日 09:53 来源:南海网
5月31日,海南首个蓝碳生态产品交易在海口完成签约。记者 谭琦摄
5月31日,海南首个蓝碳生态产品交易在海口完成签约。记者 谭琦摄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谭琦

  5年3000多吨碳汇量卖出30余万元,这是海口三江农场红树林产生的生态价值,也是海南首笔蓝碳生态产品交易,更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一次有效尝试。

  蓝碳是什么?与之对比的是人们更熟悉的“绿碳”—以森林为代表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二氧化碳。与森林一样,海洋也是固定碳和储存碳的天然宝库,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海南作为海洋大省,立足于环境资源优势与自贸港政策优势,蓝碳在海南绿色发展的道路上担任怎样的角色?海南将探索利用蓝碳,做好绿色发展的文章。

  什么是“蓝碳”?

  “蓝碳是指由海洋生态系统吸收和存储二氧化碳而产生的‘蓝色’碳汇,红树林、海草床、盐沼等滨海生态系统都是重要的蓝碳资源。”海南国际蓝碳研究中心研究员吕淑果介绍。

  蓝碳又称“蓝色碳汇”“海洋碳汇”,特指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红树林、滨海盐沼和海草床能够捕获与储存大量碳并永久埋藏在海洋沉积物里,因而这三种生态系统又称为滨海蓝碳生态系统。

  海南“蓝碳”发展潜力大

  “海南海岸线绵延,滨海湿地面积大,拥有红树林和海草床等蓝碳生态系统,发展滨海蓝碳的潜力很大。”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暨全球变化研究院教授林光辉长期从事滨海湿地调查,从2017年起开展海南红树林生物资源调查项目,他认为,滨海湿地具有极高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蓝碳碳汇潜力每年可封存50多万吨碳,可扩增的蓝碳碳汇每年达200多万吨,为目前的4倍左右。

  据介绍,海南省湿地面积181.77万亩,主要分布在三沙、儋州、文昌、海口、临高等5个市县。“海南拥有全国红树林面积最大的东寨港保护区和全国红树林物种最多的清澜港保护区,此外还拥有大面积的海草床和广阔的潮间带。”林光辉说,红树林是碳库密度最高的生态系统,是固碳“高手”,海南蓝碳发展优势明显潜力大。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于迅委员提交“以蓝碳助力碳中和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提案,他提出海南已具备全面发展蓝碳的基础与条件,蓝碳资源与潜力在全国处于重要地位。

  “海南发展蓝碳优势明显。”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社会学室主任、学术带头人阳平坚指出,海南是海洋大省,受权管辖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红树林、海草床、海产养殖等固碳条件得天独厚。此外,海南自贸港未来各类资源、信息的自由流动和汇聚也将为海南发展蓝碳提供源源不断的驱动力。

  蓝碳有什么用?“单位海域中,生物固碳量是森林的10倍,是草原的200倍。”阳平坚说,蓝碳在固碳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发展蓝碳是海南推进“双碳”工作的有力抓手。

  海南探索蓝碳价值实现路径

  在陆地森林中,“绿碳”已经开始应用,通过实施造林、再造林和森林管理,进而达到造林减排的效果。“滨海湿地的碳循环过程十分复杂,且环境较为开放,蓝碳形成的机制、碳汇拓展途径等研究仍在持续开展。”林光辉说,由于蓝碳的碳汇交易标准和机制还需进一步探索,实际应用案例要远小于"绿碳"。

  近年来,海南积极推动“两山”转化,争当“双碳”工作优等生。巩固绿碳基础,加强蓝碳研究,实施一批蓝碳先导性研究项目,进一步探索、挖掘、发挥好海南“碳库”潜力,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展现海南亮色。

  《海南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提出,海南将通过开展海洋生态系统碳汇本底调查、推进红树林及海草床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与碳汇开发耦合工程、建设红树林及海草床等海洋生态系统应对气候变化项目试点及示范区、开展蓝碳交易方法学及机制研究、构建面向东南亚的蓝色碳汇交易平台等工作,进一步提升蓝碳能力。

  今年2月,海南国际蓝碳研究中心在海口正式揭牌,该中心主要承担蓝碳领域基础和理论、推进蓝碳增汇试点示范、蓝碳公共政策集成创新等方面的研究任务。今年3月,海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组织召开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筹建推进会,筹建推进会明确,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将通过蓝碳产品的市场化交易,推动海南的蓝碳方法学成为国际公认标准,并纳入国际海洋治理体系。

  专家建议探索更多蓝碳价值实现路径

  海南如何发展蓝碳经济?在海南国际蓝碳研究中心第二届学术会议上,参会专家围绕蓝碳产业发展和培育“蓝碳”交易市场等多方面提出了观点。

  “通过渔业生产活动,可以促进水生生物吸收水体中的二氧化碳,发挥渔业生物碳汇功能。”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教授王爱民在三亚打造海南首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他认为,海洋碳汇渔业是海洋生物“蓝色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渔业碳汇实际上是可以产业化的蓝碳。”王爱民认为,海南可通过发展藻类养殖、贝类养殖等渔业生产活动,利用水生生物的固碳能力实现蓝碳增汇。

  “海南在能源优势和产业结构上有一定的优势,且伴随自贸港建设的不断推进,海南可以利用自然优势和政策优势,探索更多的蓝碳价值实现路径。”阳平坚建议,海南可以立足碳汇资源及国际旅游消费场景开发碳普惠产品交易,探索利用森林、海洋等自然生态资源开展生态碳汇交易,让有抵消碳排放需求的个人和企业,通过线上的方式便捷地进行蓝碳交易。

  “海南可以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绿色公益购汇,让蓝碳收益对生态保护者反哺,对生态资源优势地区的市场化长效补偿机制。”阳平坚说,此外,海南作为旅游大省的独特优势,还可以量化公众及游客的低碳生活方式产生碳减排量,鼓励到海南的游客购买蓝碳抵消旅游排放。

编辑:陈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