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临期食品安全底线
2022年06月30日 08:47 来源:海南日报

  ■ 廖海金

  近两年,临期食品行业焕发出生机,成为热门的线下零售业态之一。以“临期商品、折扣特卖”为主题的商超和门店悄然兴起,临期特卖也加速呈现连锁化、品牌化的扩张趋势。(6月28日《工人日报》)

  临期食品不是过期食品,而是保质期限临近,商家为了避免临期食品变成过期食品,通过低价进行促销。在人们的传统认知中,商业里的“临期”往往是一个与库存、折耗紧密相连的、具有消极意味的概念,临期食品也不例外。如何处理临期食品,一直是令众多商家头痛的经营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明确规定,超市、商场等食品经营者应当对其经营的食品加强日常检查,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分类管理,作特别标示或者集中陈列出售。也就是说,商家销售临期食品,必须在醒目位置标识“临期食品销售专区”,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临期食品以较低价格吸引更多消费者,盘活了企业库存,链接起长尾市场上的供需两端。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零食行业总产值规模接近3万亿元,2021年临期食品市场规模已达318亿元,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401亿元。可见,临期食品市场规模可观,好好发展起来不仅可以减少食物浪费现象,还能给消费者带来实惠,减少厂商损耗,节省社会资源,可谓一举多得。

  毋庸置疑,食品进入临期阶段,影响其质量安全的不确定风险会明显增加。譬如食品运输贮存条件不达标,即便保质期未过也可能变质。此外,网购是时下商品销售的重要渠道,而临期食品一旦成为一些电商的专门业务,则意味着食品的流通环节增加,如果没有严格的规定以及有效的监管,其溯源管理与安全管理的难度会加大,这些不但是食品安全管理的难题,更是线上商业监管的难点。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减少食品浪费与保证食品安全不可偏颇,允许临期食品销售,必须守住食品安全底线,确保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一方面,要尽快完善临期食品流通方面的法规,为临期食品的流通提供法律保障。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和完善临期食品流通销售渠道的相关制度,保证渠道的专业性、可靠性。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加强监管,对商家销售临期食品进行规范化管理,实施全程可追溯,对不法商家隐瞒临期食品信息、翻新销售过期食品等不法行为重拳出击,绝不手软,为临期食品打牢制度根基,从而有效保障消费者 “用打折的价格,吃到不打折的美味”。

编辑:李奥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