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7月16日消息(记者 任桐)近日,记者从澄迈县医疗保障局获悉,为了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在医疗保障方面,澄迈着重从长效工作机制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强化监管措施等方面化解因病返贫致贫风险。截至今年6月,全县没有出现1户因病返贫致贫现象。
2020年,澄迈出台《澄迈县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挥部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边缘户帮扶工作责任分解的补充通知》,规定将边缘户缴纳标准等同于建档立卡脱贫户代缴标准,即政府代缴90%,个人自付10%,在全省率先将边缘易致贫户纳入政府代缴对象。2022年,出台《澄迈县医疗保障局关于资助我县突发严重困难户缴交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的通知》,也将突发严重困难户纳入政府代缴对象,突发严重困难户等同于建档立卡脱贫户代缴标准,即政府代缴90%,个人自付10%。
澄迈县以建立健全各职能部门长效工作机构建设作为抓手,明确部门工作职责、建立职能部门沟通协调工作机制,实现“四类人员”参保率达100%。
首先,建立税务、民政、乡村振兴、医保、残联等职能部门联席会议工作制度,发挥职能部门作用,促使全县“四类人员”参保全覆盖;其次,县医保局每月与乡村振兴、民政、残联等部门提供的数据进行比对,摸准底数,及时督促各镇新增“四类人员”缴纳医疗保险。截至2022年6月底,全县脱贫人口21409人、监测户990人全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实现了“应保尽保”;最后,采取“双线双查”方法,即线上数自查,线下实地核查,基层乡镇排查,职能部门核查,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居民纳入监测对象,及时回补医疗救助金,杜绝群众因病返贫致贫。截至2021年,全县新增突发严重困难户310人、边缘易致贫户170人、不稳定脱贫户24人。
据悉,澄迈县2022年度参保率达95.4%,但农村居民参保率仅达82%左右,提高农村居民参保率关系乡村振兴五年规划目标的实现。目前,澄迈县出台了《澄迈县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实施方案》,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以3个行政村为试点,3年内实现全县所有行政村群众参保率达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