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临高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建设“三区一园”
2022年10月10日 09:18 来源:海南日报

临高县城风光。 (临高县委宣传部提供)

  ■ 本报记者 李豌

  A

  农业发展 重塑临高现代“鱼米之乡”

  “根据凤梨的大小、糖度、卖相等,我们将凤梨分级包装,并以特级品打造凤梨高端品牌,扩大品牌效应。同时我们在临高建设生物液体肥厂,次果用于制作生物液体肥,既大大降低了凤梨种植成本、提升了凤梨品质,又有助于生态保护。”海南天地人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王中青介绍,在临高,天地人公司采用“凤梨联合体”“农民合作社+”模式发展凤梨产业,种植凤梨总面积达上万亩,同时建设研发基地、包装厂、生物液体肥厂等,全产业链不断提升凤梨种植品质和效率。

  凤梨是菠萝改良后的一个品种。2021年8月,在中国科协、农技协的指导下,由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海南省科协和海南天地人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创建海南临高菠萝科技小院,由海南大学师生组成的科研团队,致力于构建优质菠萝生产技术,培育优良菠萝品种,打造优质菠萝品牌,实现菠萝提质增效,已引进近20个菠萝品种,正准备育种。

  如今,以天地人公司为代表生产的“临高凤梨”每年供不应求,并通过百果园、盒马鲜生等全国连锁品牌商超畅销全国各地,尤其是金钻凤梨,其果肉金黄,汁多风味足,纤维细腻、化渣率高,深受市场消费者的喜爱,市场售价已经高于台湾、菲律宾等地的进口凤梨产品,“临高凤梨”已成为临高县优质特色热带水果的一大靓丽名片。

  天地人香蕉、皇桐皇橙、东英长寿五粮、东英胭脂香米、多文空心菜、坡藏水芹、扶提大蒜、头板葱、临高乳猪、马袅海鸭、乳酸菌黑山羊……“临高田品”“五光十色”等一个个农业品牌纷纷打响。

  同时,加快发展现代海洋渔业,创新“耕海牧鱼”新模式,支持宝路水产公司打造亚洲最大罗非鱼苗育种基地,支持海丰公司、安佑集团发展工厂化、智能化水产养殖,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建成临高渔港经济区,发展新调渔港休闲带,培育壮大休闲渔业、渔港经济等新业态,引导渔民“往岸上走、往深海走、往休闲渔业走”。

  据统计,2021年全县渔业总产量43.11万吨,产值达131.35亿元,较2011年产值43.5亿元增长204.69%;2021年粮食种植总面积31.06万亩,产值达2.72亿元,较2011年产值2.51亿元增长8.37%;2021年热带水果种植总面积9.09万亩,产值达11.35亿元,较2011年产值7.43亿元增长52.76%,培育包括红心蜜柚、凤梨等多种品种,品牌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2021年冬季瓜菜种植总面积17万亩,产值达14.26亿元,较2011年产值8.62亿元增长65.43%;常年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5134.5亩,自给率长期保持70%左右;2021年畜牧业发展势头稳步提升,2021年总产值达9.63亿元,较2011年产值6.24亿元增长54.33%。

  十年来,临高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农业全产业链建设,以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和海洋渔业为抓手,积极融入全省四大主导产业布局,加快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推动精深加工、物流、营销等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业态发展,做长做全农业产业链条,做足“季节差、名特优、绿色有机”文章。同时,扩大远洋捕捞产业规模、加快打造工厂化、现代化渔业产业园,高起点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并依托金牌园区布局农产品和粮油加工物流产业,全力打造我省农产品加工和物流集散地,形成面向东南亚、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农产品进出口新通道”,把临高打造成海南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钱袋子”,重塑临高现代“鱼米之乡”。

  园区经济 金牌港开发区成经济发展新引擎

  一天不停工、一天不停产,8月全省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海南自由贸易港重点园区临高金牌港开发区坚持“一手打伞、一手干活”。随着临高县解除静态管理,金牌港开发区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扶持下,金牌港开发区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为指引,依靠突出的战略优势、丰富的特色资源、智慧的园区管理等优势,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动装配式建筑产业在园区集聚发展,着力将园区打造成以装配式建筑为主导,集研发、设计、制造、展示、交易、培训于一体的绿色、低碳、循环、智慧的热带建筑特色产业园。同时,加快在金牌港开发区布局海洋装备(游艇)制造、粮油加工物流等高能级产业链供应链,推动园区打造成更加开放、更加集聚、更加创新、更加绿色的现代化产业园区,明确了园区新型建筑产业集聚区、海洋装备制造、粮油物流加工“三大产业”发展定位。

  此外,对标争创一流的营商环境,以最优的服务、最大的热情营造最好的投资环境,全面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政务服务,积极推动“一枚印章管审批”“不见面审批”“综合窗口受理制”“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等改革,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成立招商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紧扣“两港、两业、两旅、慢城”开展精准招商,强化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园区招商,成立开发区“跑腿办”服务中心,实行从招商洽谈到项目落位、从投产运营到后续服务“一站式”“保姆式”招商服务,并在全县范围内布局“新型建筑+设计+展示+民宿+旅游”等业态,结合城市更新、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等推广使用装配式建设。

  如今,金牌港开发区已投产康庄住工科技(海南)有限公司、海南志特新材料有限公司等5家装配式建筑企业及1家游艇企业,上海建工、龙庆东南、北汇绿建等3家装配式建筑企业和2家海洋装备(游艇)制造企业正在建设,年底前预计还将新增开工8至10个项目。2022年1月至8月产值47695万元,2021年1月至8月产值755万元,同比增长6217.22%;2022年1月至8月固投38343万元,2021年1月至8月固投29542万元,同比增长29.79%。

  十年来,临高始终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金牌港开发建设的全过程,把金牌港开发区打造成为立足海南自贸港建设需要,辐射太平洋、印度洋和东南亚等相关国家和地区的顶尖热带新型建筑产业集聚区,着力打造新型建筑研发、设计、制造、展示、交易、培训等为一体的百亿级全产业链供应链以及以超级游艇为核心的旅游装备研发、总装、交易产业园的百亿级旅游装备制造产业链条,形成临高经济发展的全新强力引擎。

  C

  乡村振兴 东英国际慢城打造海岸旅游体验新地标

  9月18日21时许,东英镇博纵村海域退潮到当天最佳位置。海面上,星星点点的光圈逐渐增加——这由陆续赶来的赶海游客所戴头灯映射在海面上形成。海岸旁,观海、望海等以“海”为名的休闲民宿,正随时等待游玩尽兴的游客“回巢”。

  自2019年博纵村村民陈小杰返乡创建村内首家民宿“观海”以来,这片原始自然的海岸线旁,逐渐开起十余家风格不同的休闲民宿,博纵村也从一个传统小渔村,摇身一变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村,住有民宿、食有海鲜、玩有赶海,吸引了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仅观海民宿,成立6年接待游客超12万人次,月均游客量达2000人次。

  这是临高县正在建设东英国际慢城的一个缩影。依托东英镇长达14.7公里原始海岸线,近年来,临高县以农旅、文旅为抓手,在该镇着力打造以滨海民宿、慢生活、慢运动、慢文化等绿色产业为核心的滨海特色国际慢城,同时探索“党的建设为引领、文体康养为抓手、绿色发展为根本、农旅文旅融合、农民就地就业创业、实现共同富裕”的临高乡村振兴新模式,辐射带动全县掀起兴业富农热潮,总结出乡村振兴产业4.0模式。

  今年3月,临高县与“国际慢城”联盟中国总部所在地南京市高淳区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推动东英国际慢城创建工作中展开合作。截至目前,临高已整合1.06亿元资金启动东英国际慢城建设,精准投入产业资金2.37亿元,撬动优质社会资本参与打造头洋海堂、耕读山房、观海民宿、阳光助残车间等一批乡村振兴及创业示范点,引入专业化团队运营,带动46个脱贫村,发展壮大了滨海民宿、农耕劳作、田园旅游等慢生活、慢文化体验业态。

  十年来,临高以生态修复为发展向导积极建设东英国际慢城,深化农旅文旅经济结构改革,发展乡村经济和旅游经济,构建山水林田湖海草镇村生命共同体,推进“慢城海岸渔耕综合体”业态打造,并以此为平台建设集海滩体验驱动、民宿、观光娱乐、商务会议、婚庆路演等商旅综合体;推动海南解放公园建设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以环岛旅游公路为载体,升级改造居仁瀑布、百仞滩、高山岭等临高“古八景”,建设特色旅游新节点、新驿站,串起滨海旅游“珍珠链”,与新型建筑产业集聚区形成功能互补、融合联动发展的格局,打造“临高慢城”海岸旅游体验新地标,助力海岸带生态产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在临高打造一张高品位滨海城市带的靓丽新名片。(本报临城10月9日电)

原标题:临高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建设“三区一园”,积极融入“全省一盘棋” ​新农业 新引擎 新地标

编辑:李奥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