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史记录】海南长臂猿的调查古已有之
2022年11月05日 09:13 来源:海南日报
一对海南长臂猿母子。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供图
一对海南长臂猿母子。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供图

  ■ 海南日报记者 刘婧姝

  编者按

  海南长臂猿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有关它们的文字,在我国宋代的古籍中便已出现;500年前的海南方志,也有海南长臂猿的记载。而通过史前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已证实海南长臂猿在海南岛上已经生存上万年之久。

  外界对海南长臂猿的发现和研究,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1898年的一张合影中甚至可能留下了它的第一张照片。

  在海南长臂猿的生境得到改善和扩大、数量也在逐年增加的当下,回顾它们在历史长河中的踪影和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足迹,无疑可以帮助我们更多、更好地了解这一热带雨林生灵。

  500年方志猿迹可查

  中外对海南长臂猿的关注和研究,可追溯历史悠久。长期致力于海南岛生态环境演变研究的专家颜家安,在其《海南岛生态环境变迁研究》一书文中提到,他调查了1511年至1934年之间的29种海南方志,发现琼州府、崖州、儋州等多种府志、州志、县志均记载有猿,可见分布之广,历史之久。

  除此之外,颜家安推测,黑长臂猿并非本土成员。晚更新世大理冰期来临,全球变冷,海水结冰,海平面下降,海南岛与大陆相连,喜热畏寒的黑长臂猿通过陆桥迁徙到海南岛生存繁衍。三亚落笔洞遗址发掘有海南黑长臂猿的下颌骨及其牙齿。说明黑长臂猿在本岛的居住史有一万年以上。

  在明代之前的文献中,宋代周去非的《岭外代答》和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都提到猿。《岭外代答》记载:“援(猿)有三种:金线者黄,玉面者黑,纯黑者面亦黑。金线玉面皆难得。或云纯黑者雄,金线者雌;又云雄能啸,雌不能也。子能抱持其母,牢不可拆,人取之,射杀其母,取其子,子犹抱母皮不释……援(猿)性不耐着地,着地辄泻以死……登木好以两臂攀枝上,不甚用足,终日累累然。”周去非所描述的“援”即长臂猿,范成大所记与周去非相近,但“援”写作“猿”。

  本岛地方志中,海南长臂猿曾以“猨”“通臂猿”“乌猿”“石猿”等名称出现,其中“猨”是“猿”的古称,“通臂”形容猿之臂长,“石猿”指猿之小者,“乌猿”则因成年雄猿通体黑色而名之。这些五花八门的民间俗称并不具备动物分类学意义,说明当时人们对这一物种的认识十分有限。

  研究发端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复旦大学生物系人类学教研组刘咸在其发表的论文《海南长臂猿的重新发现及其学名的鉴定》中写到,1753年法国人杜阿也知道海南岛有长臂猿的存在,他在《中国记》中写道:“岛上产一种黑猿,相貌像人,特征清晰,种群稀少;其它灰色种则很普通,状貌陋。”英国人斯温霍1870年所著的《中国哺乳动物名汇》也讲到海南长臂猿,他自己没有获得标本,但说当地人知道得很详细。

  1897年7月11日,英国人德圣克罗瓦购得一只幼小的雌性长臂猿。据说捕获时才生下六个星期,但据后来研究,鉴定生下了六个月,大约是在1897年初生的,由德圣克罗瓦饲养约六年,然后运往英国,于1904年1月26日赠予伦敦动物园。后来波可克用其作观察和科学试验。1905年发表一篇相当长的报告,为后来研究长臂猿的重要文献。1907年12月伦敦动物园又获得一只雄性海南长臂猿,威尔希用它和白眉长臂猿、白手长臂猿、爪哇长臂猿和敏捷长臂猿作比较研究。

  在一张摄于1898年9月海口的照片中,一只名叫Jacko的长臂猿十分显眼。怀抱这只长臂猿的海口海关员工克鲁斯出生在中国,一生基本没有离开。据推测,这只长臂猿极可能是海南长臂猿,这张照片也极有可能是海南长臂猿最早的历史照片。

  前人的发现和研究都为后人进行海南长臂猿的系统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多方研究表明,海南长臂猿的系统研究发端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1826年,美国动物学家理查德·哈伦将其命名为Hylobates concolor concolor(黑长臂猿指名亚种),模式标本产地不明,只指出可能产于中国海南或越南。

  1892年,英国动物学家菲尔德·托马斯根据来自海南的一件标本,将其首次定名为一个新种——Hylobates hainanus(海南长臂猿)。

  但在此后长达100多年的时间里,海南长臂猿从被归为西部黑冠长臂猿,到被置于东部黑冠长臂猿种下,再到被认为是来自东京地区黑冠长臂猿的一个亚种,其分类地位始终存在争议。

  1934年春,时任中国科学社图书馆馆长的刘咸参加了海南生物科学考察团,率人类学组深入中部山区进行调查。后来他在《海南长臂猿的重新发现及其学名的鉴定》一文中回忆,当时有向导谈到了山中有长臂猿,翔实可信。不过那次他们没有采得长臂猿标本。

  20世纪上半叶,虽然有许多中外动物采集队不断到海南岛进行调查,但均未发现海南长臂猿,直到1949年后才重新发现。1956年,复旦大学生物系与武汉大学生物系联合组成“海南脊椎动物采集队”到海南岛进行调查研究,翌年4月14日在琼中海拔800米的大山密林中发现小群长臂猿,采集队采集到雌猿和幼猿各一只。

  野外调查与考古发现意义不凡

  1996年,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宿兵等人通过测定粒线体DNA控制区序列,确认海南长臂猿已进化为独立种。这一结论在之后被多次证实,至此,海南长臂猿的“身份”终于获得国际学术界广泛认可。

  在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动物研究室徐龙辉、刘振河两位专家所著的《坝王岭上猿啸鸣——海南长臂猿保护区考察报告》中,描述了长臂猿富有情趣的行为——啼叫。他表示,多年来在海南野生动物调查中,多次听到森林中传来群猿的合唱声。先是猿群首领(成年雄性)领唱,“呜喂—呜喂—呜喂……”,起初几声音短调低,继之则音调逐渐加强加长,而至高亢尖利,约经十多声领唱后,群猿便“哈哈哈”一齐加入啼鸣,音调短促连续,俨似狂欢。周如复此,长达一二十分钟,叫声清晰、嘹亮,数里以外尚能闻及。

  广东省曾经进行过两次野生动物调查。1963年的野生动物调查只是开展对该物种的种群数量调查;1978年至1982年第二次广东省的野生动物调查中,发现该物种的灭绝速度惊人,刘振河随即呼吁在霸王岭林业局建立海南长臂猿保护区。

  1998年,海南省对霸王岭保护区的长臂猿进行了一次全面、缜密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霸王岭长臂猿的数量为4群19只。2003年底,原省林业局和香港嘉道理农场联合进行了大规模的长臂猿调查,结果证明海南全岛只有霸王岭自然保护区残存13只。2013年10月,专家团队再次开展了海南长臂猿野外大调查显示,区内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从2003年的13只增长到2013年的23只,10年间长臂猿数量增加了10只,平均每年净增加1只,种群年均增长率为5.9%。近年来,霸王岭保护区每年都进行一次较小规模的调查。2022年4月数据显示,长臂猿共有5群36只,种群增长呈现良好的状况,总体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此外,2006年5月至6月,由海南文物保护管理办公室、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昌江黎族自治县博物馆的考古人员组成考古队,在七叉镇境内的信冲洞内裂隙堆积和支洞发现了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尤其重要的是发现了巨猿化石。根据地层和动物化石的特征,初步确定化石地点的地质时代为距今数十万年的中更新世。该地点的绝对年代后经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电子自旋共振法测定,为距今40万—60万年前,由此证明60万年前海南岛与大陆是相连的。这是首次在我国海南发现巨猿化石,也是我国发现巨猿化石最南和海拔最低的地点。新的发现对探讨我国巨猿的地史分布、演化和灭绝具有重要的意义。

  虽说巨猿与长臂猿分属于不同的目、科,但在某些方面已经极具相似性,巨猿化石的发现也为长臂猿的调查研究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讯息,具有参考价值。

编辑: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