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昌大力发展农村特色产业 推进乡村振兴
2022年12月09日 09:19 来源:海南日报

航拍文昌市锦山镇厚禄村。

东阁镇下崀坑的田洋里,村民采用集约化育秧方式种水稻。

东阁镇百香果喜迎丰收。

昌洒镇昌兴村发展的香水柠檬种植业。 本版图片均由文昌市委宣传部供图

  ■ 本报记者 刘梦晓 通讯员 林定超 黄锦

  从东阁镇凤山村今年新种植的黄金百香果迎来丰收,到公坡镇水北村脱贫户摇身变成养鸡大户;从冯坡镇贝山村修渠引水打造千亩良田,到重兴镇新寨村不断完善村内基础设施,着力提升村容村貌……走进如今的文昌乡村,可以见到产业发展给农民带来的丰厚回报,可以见到愈发美丽的乡村环境给人们精气神带来的新变化,也可以见到人们用好特色资源筹谋未来发展的新思路。这一切,离不开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当下,文昌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发展农村特色产业,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全面谋划乡村发展长远之计。

  A

  夯实产业根基  村庄发展“活”起来

  12月5日,天气晴好,东阁镇凤山村竹根村民小组的55亩黄金百香果已然果香浓郁。一大早,脱贫户邢汝媛就走进果园里。叶片上的露珠还在,邢汝媛的双手游走在果实之间,拣着饱满的百香果摘。不一会,露水就打湿了邢汝媛的袖口,她却顾不上这些,“我是靠打工脱了贫,只要有活干,吃点苦不算什么。”

  邢汝媛一天有120元的工资,工资不算高,却是一份稳定的收入。而黄金百香果产业给凤山村带来的前景,更是村民们所看重的。

  “市场的需求就是我们发展产业的风向标。”凤山村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吕新华说,黄金百香果产业是村里2021年的重点产业,这是经过充分市场调查后的选择。在市场调查中,乡村振兴工作队发现,这类果品市场价高,“而且种起来结果快、果量大、市场需求高,很快就能看到收益”。

  选准了合适的产业方向,凤山村乡村振兴工作队行动起来。他们做通村民思想工作,整合103亩撂荒地种植黄金百香果,并流转了400多亩土地交给专业企业合作种植。“现在不光是村里的闲置土地资源得到利用,村集体收入上来了,这个产业还能给周边村民提供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吕新华说。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是支撑。像凤山村这样依靠产业让村庄发展“活”起来的例子不在少数——潭牛镇华侨农场的罗非鱼口感鲜美,品质优良,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公坡镇水北村的文昌鸡品质优良,常常“一鸡难求”……

  “防止脱贫户返贫,产业是最坚实的基础。”文昌市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文昌坚持把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立足当地实际,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今年以来,已经投入1.05亿元产业资金,实施84个产业帮扶项目。

  改善人居环境  乡村新貌添生机

  河水从田间流过,绿林掩映着民居,一幅乡村美景在重兴镇新寨村深板村民小组展开。作为海南省三星级美丽乡村,近年来,深板村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因地制宜规划村庄建设,不断完善村内基础设施,着力提升村容村貌,助推乡村振兴工作迈上新台阶。

  “深板村住宅样式和布局得益于‘规划先行’的建村原则。”新寨村驻村第一书记陈光晶说,深板村土地肥沃,人均种植土地面积达20亩,村民们也依托土地优势种植莲雾、荔枝、胡椒等热带水果和经济作物实现增收致富。从2015年开始,村中原先的瓦房相继建成了面积统一、样式相同的小洋楼,“村庄建设将村中所有住房、村路进行统一规划,才有了现在景美、宜居的深板村”。

  村内道路整洁,不时还能见到村民自觉清理散落的树枝、落叶。陈光晶说,在做好村中环境卫生方面,深板村划分4个清洁区,两三户负责一个清洁区,每周五开展大扫除,每户家庭都会积极参与打扫村中公共区域的卫生,“在打造美丽乡村时,村里建设了一套完善的排水和排污系统,解决了过去污水横流的问题。同时绿化也较为完善,给大家日常生活增添了不少情趣”。

  诚如陈光晶所言,闲步村中,沿途树木林立,屋舍俨然,干净整洁的村道旁花香四溢,让人心旷神怡。未来,深板村将不断探索“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进一步统一规划建设,借助三星级美丽乡村品牌进行乡村旅游推广,将深板村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文昌市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文昌紧紧围绕“改善农村环境,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美化村容村貌”的目标,全面推动农村环境由“外在美”向“内在美”“一时美”向“持续美”转变,稳步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

  C

  深挖精神内核  丰富发展新动力

  “现在正好是施肥的时候,土壤有了‘力量’,才能长出饱满的果实。”12月6日,在革命老区文城镇南阳村,村民王书请来了工人给胡椒地施肥。明年春夏之交,胡椒就结出饱满的果实。

  近年来,文昌市充分利用政策,引导群众种植橡胶、槟榔、胡椒等热带作物和莲雾、菠萝、香蕉等热带水果,织出一张丰富多元的产业网。又积极谋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织密路网,稳住了村庄产业发展的基石,再通过带动村民“触网”,利用互联网直播将产品卖出村庄,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这些年,农户收入可观,家家户户盖起来小楼房。现在村里环境也比较好,游客越来越多,愿意回家乡发展的年轻人也多了起来。”南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杏兰说,近年来,南阳村打造了以金花村为代表的富有革命老区特色的美丽乡村,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和村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使南阳村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红色基因将赋予南阳村更多发展的潜力。”陈杏兰介绍,文昌市还制订了南阳革命老区规划方案,将红色文化进行深入挖掘与延伸,并计划与侨乡文化及美丽乡村、特色产业结合起来发展旅游,让所有到南阳的游客有得住、有得吃、有得玩,绘就乡村美、产业兴、农民富的美好景象。

  文昌市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文昌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如文教镇水吼村、东路镇美德村,在乡村振兴中,这些村庄都将充分发掘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不断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红色旅游综合效益,将红色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使其在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生活富裕中发挥作用。

  (本报文城12月8日电)

编辑:李奥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