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见习记者吴心怡 特约记者刘畅
“货船17日到港,20日就通关了,以往进口水泥通关可是需要40天左右!”海南蓝岛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海星(洋浦)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尤文丰激动地说。9月20日下午,进口水泥第三方检验采信全国首船首单业务落地洋浦见证仪式举行,海星(洋浦)国际物流发展有限公司从越南进口的3700吨水泥顺利通关放行,标志着海关总署智慧商检采信业务在洋浦经济开发区率先落地。
据介绍,今年海关总署对进口水泥业务出台了第三方采信业务的相关政策。在海口海关、洋浦保发局、洋浦海关等单位的大力帮助下,第三方采信机构于9月1日在海关总署审批通过,企业着手启动进口水泥业务。9月17日上午,装载着3700吨越南进口水泥的货船到达洋浦港,成为进口水泥第三方采信业务的全国首船首单。
该政策实施之前,海关对进口水泥实施批批抽样检测,进口水泥需要40天左右才能通关放行。而现在,通过境外采信机构将检验环节前移,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海关综合运用风险评估和符合性验证等多种合格评定方式放行通关。也就是说,企业可以申请将境外采信机构的检验结果作为评定依据,评定合格后即可放行,通关时间压缩90%以上,只需3~5天即可通关。
“这项政策的落地对于企业来说,最大的利好就是缩短了通关时间,降低了采购资金的成本,提高了通关效率。”尤文丰说。
“在海关总署总关的大力支持下,进口水泥智慧商检采信模式试点顺利落地,不仅提升了海关的监管效能,更是大幅提高了企业的通关效率。”洋浦海关综合业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海关将继续优化采信管理监督流程,为企业采信通关创造更便利的条件,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据了解,蓝岛环保公司主营各类工业固废的处置和综合利用,持续进口越南水泥超过3年,总量超过32万吨。按海关总署要求实施商检并通关放行后,所有进口越南水泥将作为原材料,经该公司水泥生产线加工成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出厂。
未来,从海南口岸进口的水泥将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进入市场流通领域,不仅为海南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大量质优价廉的建筑材料,还减少了开山烧石对环境的破坏、节省了大量煤炭资源的消耗,为海南自贸港重点项目建设带来重大利好。
下一步,儋州洋浦将持续跟踪政策落实情况,聚焦企业实际诉求,扎实抓好服务保障,引导更多企业参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压力测试,为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积累经验、探索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