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第七届上海国际交互绳大奖赛落幕,来自中国、法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8个国家和地区的60支代表队近700名选手参赛,在众多高水平的参赛队伍中,文昌市锦山中学跳绳队在交互绳规定套路A、交互绳规定套路B两个比赛项目中,凭借出色发挥均荣获一等奖。一根小小的跳绳提升了文昌市艺体教育的知名度。
南国都市报记者 吴岳文
运动盛宴,比拼“速度与激情”
此次比赛强手如林,展开了一场速度与激情的运动盛宴。交互绳规定套路B竞技中,只见文昌市锦山中学跳绳队的2名队员手中的绳子上下翻飞,另几人脚步轻盈跳动,就像一个个跃动的小精灵,“继续”“加油”,欢呼声和加油声此起彼伏。伴随着动感的音乐,队员们跟着节奏变换队形,娴熟地展示跳绳动作,展现了少年的活力和自信。
作为世界体育潮流的新宠,交互绳运动近年来大放异彩。因其在中国传统跳绳的基础上,加入了舞蹈、体操、武术、音乐等元素,广受各国年轻人喜爱。上海国际交互绳大奖赛是世界交互绳大奖赛中国大陆唯一的国际分站赛,本届赛事上演巅峰对决,多位世界冠军和世界纪录保持者积极参与,竞技水平和精彩程度全面升级,参赛队伍和观赛人数也达到了历史之最。
文昌市锦山中学跳绳队的吴香莓、林小优、彭熙方、陈紫菡等五男六女11名学生参加此次比赛,他们分别就读初二、初三年级。“比赛竞争激烈,我们的队员铆足了劲,默契配合,随绳飞舞,表现出彩,充分发挥了团队合作精神。”11月15日,锦山中学跳绳队教练林芳俞告诉记者,比赛前,队员们刻苦训练,精益求精,在日复一日的汗水中不断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在跳绳比赛中随着音乐跳动,队员的表情要自然大方,动作要完美,不能出错。另外服装和化妆也要恰当,才能锦上添花。我们的队员很棒!他们都做到了,这是取胜的关键。”林芳俞说,交互绳是国际重要的跳绳单项竞技,不受年龄和性别的限制。因其简单的赛制和项目,以及充满创意和挑战,风靡国内外,在众多花样跳绳比赛当中,它是最具观赏性的一项运动。
“这次到上海参加这么高水准的跳绳大赛,我们克服了紧张心理,发挥出了实力,不负众望获得一等奖,我们都非常高兴!”锦山中学跳绳队队员陈紫菡告诉记者,她特爱跳绳这项运动,通过长年累月的训练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开发了潜能,竞技水平也不断提高。
“艺”鸣惊人,取胜法宝是啥?
艺体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学科。锦山镇地处偏僻,锦山中学仅有几百名在校学生,但该校十分重视艺体教育,该校跳绳队成立于2021年9月,热爱跳绳的学生踊跃加入。锦山中学跳绳队目前有25名队员,来自不同班级。
“跳绳队员因对跳绳的热爱而聚在一起,学校通过定期训练和比赛,不断提升队员们的跳绳技能和竞技水平。”林芳俞介绍,她原本是学校的音乐老师,为了教学生们跳绳,就转为了体育老师。“我也很喜欢跳绳,加上有音乐基础,教孩子们跳交互绳可谓得心应手。”林芳俞介绍,跳绳队员们每周进行两次个人跳绳技巧训练,两次团队训练,训练内容包括规定套路、自编套路、速度跳绳等,全面提高队员们的跳绳技能。队员们还会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训练,通过反复练习和磨练,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平时除了上文化课,跳绳队队员每天训练2小时左右,有时下雨天或晚上也训练。比赛前会进行高强度备战。”林芳俞说,学校不定时会邀请上海专业的跳绳教练过来给队员们培训。
“跳绳看似简单,其实不然,良好的体能素质是基础,跳得好离不开速度和力量。”锦山中学的田径教练叶世清称,他的拿手好戏是通过跑步、跨栏、跳远等项目培训不断提高跳绳队队员的体能。
林芳俞给学生们上“套路绳操”,使用音乐、小鼓、律动操、瑜伽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学生们还跟其他老师学习“并脚跳绳”,熟练握手摇脚跳、落地轻巧和上下肢协调跳短绳动作;学习“花样跳绳——开合跳”,增强协调、弹跳、速度及控制身体的能力;学习“短绳速跳”,从韵律操的导入,提高跳绳的速度。
“随着跳绳运动的逐渐推广与普及,通过这次参加比赛,我校队员也看到了与国际级选手的差距与不足,经过这次来之不易的切磋与交流,我们会更加刻苦地学习与训练,争取再为学校争光。”林芳俞说,最让她欣慰的是队员们在跳绳中也享受到了快乐,更青春、阳光。
“自建队以来,我们学校跳绳队在文昌市中小学跳绳比赛中屡获佳绩,2021年获得文昌市中小学生跳绳大赛一等奖。这回首次参加国际比赛,队员们凭着团队合作精神以及高超的技艺和默契的配合,最终在众多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锦山中学校长彭业伟称,锦山中学跳绳队将继续努力,争取在更多的比赛中获得好成绩,同时学校也将致力于推广跳绳运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项运动。
文昌市教育局局长张光润表示,文昌市锦山中学跳绳队不仅在赛场上用实力为自己、为学校赢得荣誉,更积极地向大众传播着跳绳这项运动,充分展示了文昌市广大青少年的蓬勃朝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