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神工天巧——徽州古建筑文化展”现场。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供图
图为“神工天巧——徽州古建筑文化展”现场。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供图
中新网海南新闻11月28日电(郭冬月) 由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与安徽博物院联合举办的“神工天巧——徽州古建筑文化展”11月24日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正式启幕,展出徽州木雕、砖雕、石雕、文房四宝共134件文物,向市民游客呈现古徽州的历史文化韵味。
徽州古建筑兴起于南宋,至明清时期,徽商富甲天下又贾而好儒,以雄厚的资金造宅第,修祠堂,建牌坊,传文明,遗留下规模庞大的徽派建筑群落,成为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展览以水墨清幽处、持筹遍九州、无宅不雕花三大单元体现了古徽州人对环境的呵护、对自然的敬畏,传递“天人合一”“顺天造物”的生态伦理价值,生动呈现了古徽州神工意匠的天巧奇功,讲述了古徽州人的文化素养和对诗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本次展览是安徽省博物院为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量身打造。
图为学生观展。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供图
图为学生观展。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供图
在此次展览的开幕式上,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与安徽博物院签约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展览、社教、文创、学术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打造琼皖两地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馆长辛礼学表示,徽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建设对海南地域文化的文化自信、服务社会发展有很好的启迪、借鉴意义,希望通过合作,加深双方文化交流互鉴,提升海南自贸港的文化软实力,全面推动海南省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