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分享到:
“全国武术之乡”屯昌 换个打法
2024年05月29日 09:18 来源:南国都市报
坡陈大马五形桩第六代传人许宇焕。 (记者 李昊 摄
坡陈大马五形桩第六代传人许宇焕。 (记者 李昊 摄
坡陈武馆。(记者 李昊 摄)
坡陈武馆。(记者 李昊 摄)

  武术,伴随着中国历史与文明发展,走过了几千年的风雨历程。一招一式,一拳一路,一技一理,无不体现着中华智慧,可谓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时间长河滚滚流动,武术在全国各地的土壤中生根发芽,时至今日,“武术之花”早已开遍祖国大地。

  2015年,海南省屯昌县被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命名为“全国武术之乡”。而在此之前的百余年间,屯昌“大马五形桩”“四门归宗”“五门拳”等武术功法一直流传于民间。

  百余年传承至今,屯昌武术作为屯昌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已经深入旅游、教育、乡村振兴等多个领域,融合发展,绽放光彩,开出一朵朵绚丽的“花朵”。

  □南国都市报记者 任桐

  武教融合

  屯昌至少19所学校“武”动大课间

  “吼、哈!”抱拳、运肘、推掌、抡拳,一拳一掌,拳拳有锋芒;一招一式,招招有力量。近日,屯昌县新兴中心小学“千人武术操大课间”上,千名师生整齐列队,一套“坡陈大马五形桩”拳法打出了十足的精气神。

  “从2018年开始,学校开展体教融合工作,编写了《坡陈五形桩》武术读本,成立武术社团。参与人数由最开始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在全校师生齐练武。”屯昌县新兴中心小学校长李开仕介绍,目前,全校各班级每周不少于两节武术特色课,每节课40分钟,通过武术教学,不仅强身健体,还引导学生积极传承非遗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武教融合,在屯昌,远不止新兴中心小学一家。

  在屯昌县坡心镇坡心中心小学,每逢各班级体育课或上午课间操时间,学校会组织学生操练“坡陈大马五形桩”拳法。学生家长认为,能让孩子把身体锻炼好,也能提升他们的精气神。

  此外,屯昌中学、岭前小学、思源高中、屯昌小学等多所学校均以习武健身为突破口,“武”出了自己的特色教育,传承弘扬了特色传统文化,还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

  屯昌县旅文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按照“政府扶持+学校自筹+社会支持”模式,全县目前至少有19所中小学开展武术进校园活动。同时,屯昌县累计投入上百万元,为武术进校园活动提供器材、经费及人员培训等支持,并动员海南省武术协会及部分体育文化企业提供场地及培训服务。

  武旅融合

  武术+研学+农文旅之路越走越宽

  “漫步于武术之乡坡陈村中,你会发现村中处处洋溢着浓郁的习武气息。”

  “去了坡陈武馆,这里的壁画是‘坡陈大马五形桩’的法,馆内摆满了刀、长矛枪等习武用具。”

  “坡陈村不止有武术,古道凉亭、小桥流水、稻禾摇曳、绿树成荫,四处皆是美景。”

  ……这些都是曾去过屯昌坡陈村的游客在网上的留言,从中可以看到游客对这个“武术之村”的偏爱。

  坡陈村是屯昌县新兴镇沙田村下辖的一个自然村,也是“坡陈大马五形桩”拳法的发源之地。“坡陈大马五形桩”始于清朝咸丰年间,属南派少林拳种,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以龙、虎、猴、龟、鹤5种动物为原形演化为出拳招式,2023年获评为海南省级非遗项目。

  “慕名而来的游客不少,大家有的是自驾来的,有的是跟旅行团来的,还有一些武术爱好者来切磋技艺。”屯昌县新兴镇沙田村党支部书记许明义介绍,每到节假日,村里都会组织武术展演团队在坡陈武馆进行武术表演,上午、下午各一场。遇到旅行团前来,还会加场表演。

  如果你以为在坡陈村只能看到武术,那就太片面了。从坡陈武馆步行百米,一片水稻田洋映入眼帘,田洋旁边,“沙田房车基地”的大门牌伫立眼前。顺着大门进入,130米长的道路旁整齐停放着一排房车。

  沙田村委会乡村振兴总顾问罗永松介绍:“这是沙田村委会在坡陈村打造的研学基地。来到这里,不仅可以在水稻田体验农耕生活,还能在房车营地享受田园生活的恬适。同时,还能尽情领略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沙田村的美景。”

  围绕“武术”二字,不止坡陈村,沙田村委会下辖多个自然村都成为游客热衷的“打卡地”。据屯昌县旅文局提供的数据,今年“五一”假期,屯昌以武术为核心的椰级乡村旅游点,共接待游客6000人次。

  “打好‘武术牌’,我们还在继续摸索。”许明义说:“我们利用沙田村委会岭前小学闲置的二层旧校舍,打造了6间特色民宿,希望能吸引更多游客过夜,增加村民的旅游收入。近期,民宿将正式对外营业。”

  振兴与传承

  百年武术村在传承非遗中蜕变

  乡间绿道曲径通幽,农家小院错落有致,槟榔、三角梅等植物点缀其间,洋溢着清新的气息……这样美丽的乡情村景就是沙田村。凭借着宜人的环境和深厚的武术文化,2022年,沙田村被评选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然而,很多村民都知道,以前的沙田村远不是今天的模样。污水乱排放,到处是杂草,垃圾乱丢……在村民的印象里,村里一直是脏、乱、臭的。

  “要擦亮‘武术之乡’的金字招牌,就要有良好的自然环境相匹配。”为此,沙田村行动起来,硬化村路、治理污水、建“荷花塘”、复绿裸露土地、推行“厕改”……截至目前,沙田村管辖11个自然村中,8个已建成生态文明村,共建有3个荷花塘、4座公厕、复绿约10亩裸露土地。

  与此同时,投入30万元在坡陈村扩建了3000多平方米的武术广场,并兴建武馆等武术元素景点设施,修建武术交流中心、休闲驿站等休闲交流场所也已经列入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沙田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村容村貌得以提升,多亏了村民人人自觉参与。”许明义表示,这也得益于沙田村世代相传的习武之风。习武先修德,沙田村每个村民都可以将“尚武崇德,尊师孝亲,保家卫国,仁义礼信……”等祖训熟背,从而营造了尚德、孝亲、睦邻等良好乡风,让这个坐落在青山绿水中的村庄景美人更美。

  习武健身蔚然成风,武术文化传承发展,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文明乡风浸润乡村……实现了百年武术村的“美丽蜕变”,开出一朵绚丽的“振兴之花”。

编辑:陈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