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王迎春
9月8日上午,在陵水黎族自治县文罗镇文罗产业园一期项目工地,塔吊“长臂挥舞”,运输车辆穿梭忙碌,伴随着机器轰鸣声,建筑工人在各区域加紧施工作业。随着台风“摩羯”过境,陵水逐渐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各大项目工地也加快开展复工复产工作。作为该县重点产业园区之一,文罗产业园集生产加工、农产品批发、跨境贸易、仓储物流、电子商务、产品研发等多功能于一体,建成后将为周边农产品集散交易提供极大的便利。
1号综合楼正进行外立面施工;2号配套商业楼进行内装饰装修;7、8号楼区域,工人们正在钢筋绑扎、模板安装……在文罗农产品批发市场EPC总承包项目工区现场,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看到,多个建筑区域正同步施工。
据悉,在台风“摩羯”来临前,该工地已经提前做好了充分防风准备。“我们对工地进行了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加固相关设施,打包处置好建筑材料,将户外设备集中到避风区,工人们也被及时疏散离开工地。”该工区技术负责人李斌海说。
9月7日,在接到陵水在全县范围内解除“六停”通知后,为加强安全管理,在全面复工前,该项目管理人员对工地进行了综合全面的安全检查,并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确保了工地的安全生产和复工工作的顺利进行。
“目前项目建设进度有序推进,我们综合现场实际情况细化任务目标,制定了各分项工程施工节点,加大人材机投入,完善‘月进度、周进度’制度掌握项目动态信息,对施工节点进行高效管控。”李斌海说。
除了项目工地之外,陵水新村镇同样有序恢复渔船渔港渔民正常生产。陵水县渔政渔监管理站站长吴清富介绍,在当地防汛防风应急响应降为Ⅲ级后,该站工作人员就立即深入新村渔港码头,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其中重点检查渔船消防、救生、电器、通讯导航等设备。
9月8日上午7时,近300艘渔船在新村渔港整帆待发,该县渔政渔监管理站和有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引导渔船外出,护航渔船高效进出港。疍家渔排的休闲渔业也恢复了营业,伴随着“突突突”的马达声,一艘艘船艇在“海上村庄”中穿行,将游客们从码头接驳到渔排上。
下一步,陵水将继续加快灾后恢复生产步伐,主动、科学调配力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迅速开展各项灾后恢复工作,安全稳妥组织渔港、工地等复工复产,全力以赴加快恢复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