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分享到:
澄迈持续开展台风后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
2024年09月15日 15:21 来源:海南日报客户端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高懿

  穿绳、甩瓶、静等、查看、打包……9月12日,在澄迈县金江镇饮用水水源地取水口,这酷似钓鱼的一系列动作,其实是澄迈县生态环境监测站的技术人员在给水“做体检”。

  绳子、采样器、装样桶、标签、橡胶手套……就是采样人员每次做水体采样的标配,经过采水流程之后,朱有信便开始现场监测。

  “喝水,这件事,要尤为讲究。特别是在极端天气过后,保障居民饮水安全是重中之重。”该监测站站长王琦告诉记者,自台风“摩羯”登陆海南以来,澄迈县生态环境局启动应急预案,对澄迈县县级饮用水水源地开展水质监测工作,每天均进行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工作,不仅可以掌握供水水质质量变化状况,也能系统了解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基本情况,为加强饮用水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持。

  朱有信在采样现场对便携式设备进行校准和校核后,开始对现场指标进行监测,经过10分钟,现场监测的pH值、电导率、水温、溶解氧和浊度五参数指标正常。

  水样沉淀30分钟后,朱有信便通过虹吸管分装的方式,将沉淀的水样分装至不同指标要求的采样瓶中,将固定剂加入需要加固定剂的水样中,随即密封好再贴上标签,小到几十毫升,大到一升的容量瓶一一被注满待检水样,再逐一贴上对应标签。

  “有很多挥发性有机物、生物毒性和化学指标是用肉眼看不到的,必须在实验室里才可检测。”朱有信告诉记者,除到取水点采样,他工作更多的时候,都是在实验室里面进行。

  取样、滴入试剂、比色、计算、研判……连日来,在监测站的实验室内,朱有信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从化学试剂配置、样品制备、样品分析、质量控制、数据统计分析,每一项工作都力求精准。

  而在实验室的样品收集库,看到各种大大小小的瓶罐整齐摆放着,里面都是从澄迈县各监测点位取的水质样品,每一份样品都要进行精确的检测,得出数据后分析水质情况。

  “每个检测项目都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只有严格按照规程才能得出准确数据。每一个操作都不是闭着眼睛就能完成的,值得钻研的门道多得很,所以每次检测试验都必须是全神贯注的状态。”朱有信举了个最简单的例子,“在台风过后的监测指标中,总磷的数据较为重要。对此,在分析总磷时,需要先进行取样,然后加试剂放入高压蒸汽消毒器中进行消解,经过30时间后,加入显色剂,最后进行比色计算,才能得到更加准确的监测结果。

  记者了解到,台风过后,澄迈县生态环境监测站将监测指标由原来的7个增加至27个。截至目前,澄迈县的饮用水相关指标全部正常。

  把好每一滴水的质量关,这是澄迈县生态环境监测站12个人团队的使命。自台风“摩羯”登陆以来,他们奋战在保障澄迈供水安全的最前方,从源头到龙头全过程监测每一个环节,时刻为自来水水质“把脉号诊”。

  “饮水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良好的监测能力,不仅能及时发现水质异常情况、确定污染物来源,还能指导水务部门及属地政府做好水质处理工作,确保供水安全。”冯志能说,虽然由于停电,导致水源地自动监测站无法正常运行,在自动监测站房电力尚未恢复期间,每天均会开展水源地手工监测工作,确保监测数据不间断,准确反映灾后水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滴水见真章。

  未来,这一支守护澄迈50万人的饮用水安全的监测团队,将继续用专业的态度、过硬的技术、守护城乡居民的“水杯子”,让“放心水”喝出幸福味。

原标题:澄迈持续开展台风后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 滴水见真章

编辑:陈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