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五源河湿地公园“昆虫旅馆”开业
2024年11月18日 10:28 来源:南国都市报

海口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昆虫旅馆”建设完工。

志愿者们正在利用倒伏的树木打造“昆虫旅馆”。

  南国都市报11月17日讯(记者 谭琦 文/图)用火山岩打“地基”、树枝搭“框架”、斑茅做“屋顶”、大花紫薇果实当装饰……11月16日,这间位于海口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昆虫旅馆”建设完成,正式开门“迎客”。这是海口市湿地保护管理中心、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和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组织开展的“自然重生——倒木再利用”活动,利用超强台风“摩羯”后公园内倒伏的树木和枯枝,为昆虫等动物搭建适宜的栖息地,传递生态保护理念。

  据介绍,“昆虫旅馆”又称“昆虫屋”或“昆虫避难所”,是利用循环可再利用的材料,比如木材、稻草、砖头、竹子、芦苇等,为各种昆虫提供不同类型的“房间”,供它们繁衍、栖息及越冬所用,是一种人工栖息地,使昆虫为主的生物有更多存活的空间。志愿者黄玲正在将斑茅叶捆成团,塞进木麻黄枝条搭建的空隙里;用电钻将树干穿孔,放进“房间”;捡拾大花紫薇掉落的果实,装饰“窗户”;将木条刷上油漆挂上招牌,“昆虫旅馆”正式装修完成。“一些蝴蝶会在叶子下面休息,蜂类昆虫需要孔洞的空间进行繁殖,蚂蚁甲虫可以在石头缝里住下来。”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工作人员李乐介绍,当天一共搭建了3座“昆虫旅馆”,每间“旅馆”都要兼顾不同昆虫的生活需求,通过模拟自然环境打造昆虫的“理想家园”。

  不过要想让昆虫入住“旅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也不知道会吸引哪些昆虫前来‘入住’,需要长时间的观察和监测。”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工作人员周志琴介绍,在此之前,“自然重生——倒木再利用”活动已经在五源河湿地公园搭建了“本杰士堆”,通过堆积倒伏的树木搭建动物栖息地,并随着木头和落叶的腐朽,可以为小动物提供食物。接下来,海口畓榃还将继续探索倒伏树木的再利用方式,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更新公园景观,让五源河湿地公园成为小动物温暖的“家”。

编辑:陈少婷
闁哄牜鍓涚紞澶岀博濞嗘劕顣查柛鎺戯龚濞村洦绌遍埄鍐х礀闁挎稑濂旂粭澶嬬閿濆牄鈧啯绋夐鐔哥厐缂佲偓閹勫濞戞搩鍘介弻濠勭磾閹达綆娼庨柣鎰畭閳ь剨鎷� 闁告帒锕﹂弫銈夊嫉椤掑倻绉圭紒鏃€鐟ф灙濞寸姾顔愮槐婵嬪礉閿涘嫮鐥呭☉鏃撶畵濞间即骞掗崼鐔哥秬闁靛棴鎷�
闁哄牜浜炵划锟犲箳閸喐缍€缂佸倷鐒﹂娑欐姜椤掑啯绁伴柕鍡曠劍閹插磭绱撻弽銉㈠亾娴e壊妲婚柛鎺曟硾瀵嘲顕欓搹鍦綄闂傗偓濠婂啫鍓奸柨娑樼焷缁绘岸鎳撻崨顓犳濞撴碍绻冪涵鑸垫交閻e备鏁€婵炲娲栫欢銉ф嫻閿濆嫭宕查柕鍡嫹
[缂傚啯鍨崇粭鍌涘閻樿櫕灏¢悷娆忔閹鎳為崒婊勭獥閻犱胶枪瑜拌尙鎷犳笟濠勭0106168)]闁靛棌鍋揫濞存粎鎮侰P閻犲浄鎷�040655闁告瑱鎷�][濞存粠鍓欓崣鏇犵磾閹存繄鏆斿璺烘祫缁憋拷110102003042] [濞存粎鎮侰P濠㈣鎷�05004340闁告瑱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