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正文
分享到:
今年龙华区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235宗 仲裁结案率92%
2024年12月16日 15:56 来源:海南日报客户端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党朝峰 特约记者 萧海山

  2024年,龙华区劳动关系公共服务中心坚持调解先行,组织联合调处化解纠纷821起,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和仲裁的办案压力;区仲裁院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235宗,结案1137宗,仲裁结案率92%。

  近年来,龙华区市场主体急剧增加,经济体量不断壮大,用工主体日趋多元,劳动关系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新型化等特点,劳动人事纠纷和矛盾多发易发。而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以下简称区仲裁院)仅有5名仲裁员(其中4名专职仲裁员、1名兼职仲裁员)。

  为缓解仲裁“案多人少”突出矛盾,提升案件办理质效,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加强劳动人事争议协商调解工作,健全劳动争议多元处理机制的部署要求,自2022年起在海口市龙华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近两年来,在省市两级指导下,龙华区着眼集成创新,打出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化解“前端预防+中端联动+末端延伸”组合拳,创新完善“仲裁+中心+高校+驿站”劳动关系全流程服务链,全力打造新时代劳动人事争议高效化解“龙华样板”。

  “前端”夯实平台搭建,突出源头预防。区人社局统筹搭建“服务中心+调解中心+服务站”三级平台,延伸人社公共服务触角,实现镇(街)、社区(村)、产业园区、校园和商圈全覆盖,让当事人只进“一扇门”,能解“百般忧”。成立全省首家劳动关系公共服务中心,与区仲裁院合署办公,形成“一院一中心”布局,坚持对标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建设,打造劳动纠纷一站式维权新高地。

  “中端”强化智库支持,聚力多元解纷。龙华区创新“劳动仲裁+高校”合作共建模式,与海南大学法学院签署合作共建协议,建立长效交流合作机制。在区劳动关系公共服务中心设立海南大学法学院专家工作站和实习基地,引入高校法律专业团队轮流驻站值班,发挥专家学者优势,提供法律咨询,深度参与调解仲裁、案卷核阅、课题研究和法律宣教等工作;常态化选派法学院本硕学生到仲裁院实习,充实书记员队伍力量,并协助参与案件办理,助推劳动争议调解与法治人才培养深度融合。

  “末端”跟进延伸服务,加力提质增效。龙华区注重完善优化调裁审衔接工作机制。与区人民法院常态化开展双向庭审观摩和座谈交流,逐步畅通案卷调阅、优化庭审流程、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努力提升裁审一致率,打造龙华特色的“调解+仲裁+审判”高效解纷模式。

  此外,龙华区发挥就业驿站紧邻区仲裁院的布局优势,主动为前来仲裁的劳动者和企业提供就业创业咨询、用工招聘指导、补贴申领政策解读等服务,帮助失业劳动者实现再就业,缓解当事企业用人需求,实现“仲裁维权”与“就业帮扶”无缝衔接。

  “前端预防+中端联动+末端延伸”环环相扣,互为补充,形成闭环,衔接顺畅,有效提升劳动争议联合调处质效,切实维护劳动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编辑:王晓东
推荐阅读
本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