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正文
分享到:
海口市秀英区:乘风起宏图 破浪绘新篇
2025年05月16日 15:02 来源:海南日报

航拍已经竣工的海口新海港和南港“二线口岸”(货运)集中查验场所建设项目。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茂 摄

  ■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习霁鸿 特约记者 陈创淼

  千百年历史浩荡,七十五载巨变沧桑。

  从汉代伏波将军登陆烈楼港,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海解放海南岛,在海南岛逶迤磅礴的历史发展巨著里,海口市秀英区在一开始就郑重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时代大潮奔涌向前,七十五载春华秋实。在省委、省政府及海口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秀英区以乘风驭浪的魄力、敢为人先的勇气、铁杵成针的毅力,一笔一划,将秀英篇章书写得波澜壮阔、精彩纷呈——

  制度改革推陈出新,成效显著;特色产业聚势成链,动能强劲;营商环境持续向好,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落户;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与海峡对岸的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的合作愈加深入、密切……

  改革为要 项目为王

  无事不扰、有求必应、上门检查要先和企业预约……在秀英区,这样和以往截然不同的事情正变得越来越普遍。

  为了避免传统监管执法重复检查、多头执法以及执法扰企等问题,秀英区率先探索推出“监管服”一体化检查新机制,通过加强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业务协同,优化检查事宜,涉企检查次数同比减少753次,执法类信访投诉下降了59%,并成功入选第二届全国数字化监管典型案例。

  身处海南自贸港,这样的改革在秀英并不鲜见。2024年,秀英区完成执法体制改革,“综合查一次”跨部门监管改革在全省推广;落地实施全省首单“亮码检查”,广受社会关注及企业好评;成功办理全市首例不动产纳税抵押登记1.26亿元,推动税收债权安全保障取得新突破。

  “这个地块刷新了我们企业自2016年进入海口市场以来拿地动工的最短时间纪录!”2024年12月4日,海口市西海岸新区南片区B0301地块挂牌成交,次日即取得施工许可并顺利开工,该项目相关负责人山西建投城市运营海口公司总经理王宝成不禁感慨。

  这正是秀英区狠抓项目提速提质的成效显现。

  在“项目为王”理念引领下,2024年,秀英区提前完成1746亩项目用地征收任务,有力保障53个省市重大项目建设,年度投资158亿元,占全市重点项目投资的37%。辖区封关运作项目全部建成,4个反走私综合执法站实战运转。获评全市抓项目促投资先进集体。

  4月15日,海口市秀英区企业出海及外贸综合服务产业园揭牌。当天,8家知名企业与园区签署合作协议,率先入驻园区。

  过去一年,秀英区高位推进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借力消博会打造全省唯一区级展馆,签约企业18家。举办专题招商推介会15场,落地毕马威咨询等知名企业(项目)52个。投资类项目签约金额56.6亿元,招商项目落地率和开工率分别为97%、91%,均排名全市第一。

  引进只是第一步,良好的营商环境还要持续发力:创新落地“信用+云踏勘”等9个应用场景,新增政务“秒批”事项20个,排名全市第一……

  不久前,香港卓悦公司入驻复兴城国际数字港。“一开始我们也在犹豫要落地哪里。经过一段时间的联系,我们被秀英区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的态度以及良好的营商环境打动了。”卓悦公司副主席徐永新说。

在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施茶村的海南胜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内,工作人员查看石斛苗生长状况。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天平 摄

  产业汇聚 动能十足

  从一家企业,到一个产业,近年来,秀英区进一步夯基垒台,推动产业蓬勃发展。

  渐次开放的石斛花、成片遍野的火山荔枝……走在秀英区的乡镇里,处处可见本地特色农产品的丰收场景,透视出热带高效农业在秀英的强力发展。

  4月23日上午,中共海口市秀英区火山石斛产业链党委在施茶村火山石斛园正式揭牌。该党委是全市首个覆盖全产业链的党委组织。

  石山镇党委副书记、火山石斛产业链党委书记吴敏介绍,目前,火山石斛种植面积由2018年的200多亩扩种至1508.6亩,初步形成科研、组培、育苗、种植、深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年产值由2018年的800万元增长至1.3亿元。该党委将在种苗培育、种植管理、产品研发、市场拓展、人才培育、研学旅居六个方面加强协作,通过牵紧党建“牛鼻子”,实现火山石斛品牌的全产业链纵深发展。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秀英区的旅游业又火了:时代少年团“加冠礼”演唱会——“冠岁”海口站在位于秀英区的五源河体育场连开2场,吸引11.54万人次在场馆内外观看;荣山寮的日落音乐会等活动引来大量市民游客打卡参与;cdf海口国际免税城人声鼎沸;火山口公园、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等景区景点热闹非凡……

  2024年,秀英区接待游客人次、总花费分别增长16%、13%,增速均排名全市第一。客房平均出租率56.3%,省外游客占比49.3%,均排名全市第一。

  在科技创新产业,百度智能云标注基地营收增长近6倍,苏生生物科技成为全省唯一入选体育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海南大学科技园启动运营,进驻企业超30家。复兴城国际数字港开园,华为贸易等5个创新平台落地建设。全区科技创新取得明显发展。

  海口药谷、广东海南先进制造业合作产业园等平台能级提升,“海口市秀英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获评国家级产业集群,“海口市秀英区高端食品加工产业集群”获评省级产业集群。

  城乡焕新 人民幸福

  民生是要事,民心是政治。秀英区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上,民生支出不断加大,城乡面貌焕新升级,公共服务普惠共享,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2024年,秀英区田罗新民项目等4宗土地成功摘牌,化工二厂项目提前封顶,安置选房率达96%,托起300多户老职工长达24年的安居梦。永桂花园B区等安居房项目建成投用,提供房源1464套。

  2024年,秀英区民生支出23.6亿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6%。率先在全省启动促就业行动,新增城镇就业1.27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868人。发放就业补助资金1941万元,惠及1.28万人次。

  “一老一小”总是牵动人心。2024年,粤海小学等2所学校建成投用,恩祥北大华府等2所小区配套幼儿园开园,新增义务教育及学前教育学位5220个。39所公办幼儿园实现延时托管服务全覆盖,惠及幼儿约5000人。养老服务“1+N+X”体系初具规模,首家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投入运营,1家托老院获评全国医养结合示范机构。

  如何将服务人民的触角伸得更远?秀英区还在持续思考、探索。

  “我志愿加入秀英区社区应急侠志愿服务队……”3月2日,秀英区首支由45名来自外卖、快递、城管、联防、物业等多行业人员组成的志愿服务队成立。在遇到突发紧急情况时,这支对辖区地形更熟悉、对周遭环境更了解的服务队,可以第一时间发现险情、最快速度抵达现场,以最高效率打通服务人民的“最后一公里”。

  琼粤相向 一衣带水

  发展不是独立的事。

  同为琼州海峡一体化的关键窗口,秀英和对岸的徐闻县一直携手谋求合作共赢。

  进入建设海南自贸港的新阶段,作为海南自贸港的北大门和广东的南门户,秀英和徐闻不断加快同频共进的步伐、加深相向而行的合作。

  早在2017年,秀英区就与徐闻县缔结了友好区县。今年3月29日,秀英区和徐闻县又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未来双方将充分发挥两地作为海南与广东相向发展桥头堡、支撑点、连接地优势,充分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资源共享、产业共建,围绕深入推进区域战略联动发展、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协同推进产业合作、加强开放协同发展、深化服务监管合作等方面展开合作。其中,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共同推进徐闻临港物流园区、海南新海陆岛物流园建设,拓展两地港口物流发展空间。通过资源整合与功能错位布局,构建“徐闻集散+海口枢纽”的粤琼物流走廊,服务“一带一路”与东盟市场,助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在签署协议后,双方很快踏出了“相向而行”的第一步——4月18日,在徐闻菠萝文化旅游嘉年华暨建行金融助力菠萝产业高质量发展活动上,秀英区特色舞蹈《火山儿女》惊喜亮相,展现了秀英区的文旅特色和民俗风情。

  在今年“五一”假期首日,秀英区与徐闻县又在徐闻港至新海港的客滚船上联合举办“琼州海峡船声筒”主题宣传活动,分别推介各自的旅游资源,进一步巩固双方友谊,携手书写“黄金水道”大文章。

  75年白驹过隙。在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扩大开放之年,秀英区以过往为序章,继续提笔,书写下一征程的故事。(本报海口5月15日讯)

编辑:陈少婷
推荐阅读
本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