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5月16日讯(记者黎越)5月16日,记者从海口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海南省人民政府日前正式批复《海口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1—2035年)》。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后我省首个获批实施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该规划将成为海口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依据。
市资规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海口作为国务院批准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热带、也是海南省唯一的历史文化名城。与上一版规划相比,本版《保护规划》构建了空间全覆盖、要素全囊括、时间全贯通的保护传承体系,旨在全面展现海口优秀文化,打造海南自贸港的靓丽文化名片。
批复要求,《保护规划》要按照价值导向,应保尽保;整体统筹,科学管理;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同时,还要妥善处理好历史文化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优化人居环境,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海口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软实力,努力实现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保护规划》基于多维度的认知拓展,提炼了6项名城价值。坚持价值导向,从空间、时间、类型3个维度,构建了海口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传承体系,推动形成“市域—中心城区—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古迹”层层递进、各具重点的保护圈层;延伸“古代+近现代+当代”的保护轴线,全面保护各类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规划》重点划定了海口老城、琼山府城两处历史城区保护范围,并在其中分别划定海口骑楼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和府城传统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其中海口骑楼建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面积56.25公顷,府城传统建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面积108.71公顷。
下一步,我市将加强《保护规划》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衔接,将主要内容纳入省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一张图”,对历史文化遗产及其整体环境实施严格保护和管控。在保护范围内,所有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严禁任何破坏或影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建设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