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分享到:
海南每年2000亿尾虾苗"游"向国内外 "秘诀"何在?
2025年07月22日 09:19 来源:南国都市报

  近日,一批来自海南的优质南美白对虾苗跨越山海,抵达乌兹别克斯坦的养殖基地。这是海南虾苗首次规模化出口中亚市场,标志着“海南好虾苗”品牌国际化迈出关键一步。

  凭借科技支撑和气候优势,海南虾苗产业规模已突破20亿元,苗种厂数量达600余家,每年约2000亿尾虾苗从海南“游”向国内外的养殖塘,近年发展迅猛的小棚虾养殖模式、盐碱地对虾养殖池塘里游着的,都是来自于海南的虾苗,海南虾苗已占据中国虾苗市场的“半壁江山”,目前已成为全国第三大对虾苗种生产基地。

  从热带海岛到内陆盐碱地,再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海南虾苗何以“游”向世界?

  南国都市报记者 易帆

  科技赋能

  海南虾苗“游”向国内外市场

  来自江苏如东的养殖户成德均每年养殖约10亿尾虾苗,他池塘里的虾苗全来自于海南。“海南虾苗适应性强,生长周期短。”成德均说,他自2016年入行至今养的都是海南的虾苗,依托海南品质虾苗的支撑,他的养殖规模也在逐步地扩大。

海南优质种虾。记者 苏桂除 摄

  如今的江苏如东是全国小棚虾养殖模式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之一,而在如东地区,大部分的南北对虾苗来自于海南。在养殖户眼里,海南虾苗生长快、抗性强、周期短,品质更优。

  “海南虾苗首次出口乌兹别克斯坦,关键还在于品质。”宝莱水产种苗有限公司负责人崔伟说,养殖基地为保持亲虾种源纯正,采取藻类培育、生态育苗的方法,实现全流程无特定病原SPF入侵。每一尾虾苗走向市场之前,都必须经过多重检测。宝莱水产建起功能完善的虾苗检测中心,对育苗全程进行监控,直到虾苗达标后,方可打包出场。

  海南对虾苗种产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初,早期主要集中在文昌冯家湾至琼海椰林湾一带,由于当地海水水质条件好,又恰逢国内对虾养殖的高增长风口,成了国内远近闻名的“虾苗谷”。2001年,我省获得国内首个SPF(无特定病原体)南美白对虾亲虾进口许可证,虾苗产业由此步入快速发展阶段;2006年海南省冯家湾地区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对虾星火产业带”,水产南繁硅谷初显雏形。

  如今,海南虾产业历经30余年发展,已成为全国第三大对虾苗种生产基地。像宝莱水产这样的企业不胜枚举,越来越多的虾苗“游”向广阔市场。

  海南省虾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刘天密认为,海南虾苗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有两点:一是体系健全,海南虾苗企业大多采取“育繁推一体化”模式,通过整合品种研发、亲本引进、幼体孵化、苗种繁育、市场推广等多个环节,形成了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等品种多个不同品系的集群优势。二是适应力强,海南虾苗通过长期的技术迭代和积淀,繁育技术以及产业经验都处在国内前沿位置,形成了一定的技术壁垒和创新力,能够不断适应国内对虾养殖的不同需求。

  抓牢种业“芯”

  已培育8个优质虾品系

  在海南文昌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的信邦海洋育种车间里,技术员正通过扫描种虾身上的橙色“眼环”,调取基因序列和生物检测数据。“每只种虾的‘族谱’和特性都记录在案,我们通过‘强强联姻’培育更优后代。”信邦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何强介绍,依托对虾全基因组育种技术,公司已将良种选育周期从7年缩短至2年,培育出“渤海1号”等多个通过国家审定的对虾新品种。

  这样的技术突破,是海南虾苗立足市场的核心密码。海南虾产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但早期依赖国外种虾进口,一度受制于人。2001年,海南获批国内首个南美白对虾SPF(无特定病原体)种虾进口许可证,开启自主育种征程。如今,全国15个审定南美白对虾新品种中,海南主导或参与研发的占8个,包括快大型“广泰1号”、高抗病“科海1号”等。这些虾品种的市场优势体现在能够适应国内大部分地区的养殖环境以及养殖户需求。

  当前,海南已有3家国家级良种场,21家省级良种场。2023年,省政府出台了《加快渔业转型升级  促进海南渔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和《加快渔业转型升级促进海南渔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对2022年1月后通过水产新品种审定、国家级、省级良种场评定的企业给予120-200万的一次性奖补。以政策促进水产种业发展。

  搭建产销平台

  打造“海南好虾苗品牌”

  自2024年起,海南省农业农村厅组织虾苗企业主动对接市场。先后赴江苏南京、江苏如东、福建漳浦等国内对虾主产区开展了多场巡回推介会,业界反响热烈。同时组织技术推广部门及相关企业远赴新疆、内蒙古、宁夏等地,促成了与内陆地区在盐碱地对虾养殖苗种供应上的多个合作意向。

  当下,内蒙古和宁夏地区盐碱地对虾养殖模式尚处于起步阶段,迫切需要好苗种和好经验。海南的虾苗繁育与养殖经验技术为当地的虾产业发展提供稳固支撑。

  “过去虾苗企业各自为战,现在通过协会搭台,我们能快速对接国内外订单。”崔伟说道,这样“产学研销”一体化模式,为海南虾苗游得更远更好提供了有力支撑。

  刘天密表示,海南省虾产业技术体系将更新制定并实施海南虾苗生产的新标准体系,依托新标准打造“海南好虾苗”区域公用品牌,同时,通过种质资源全程无害化和育苗技术标准化,带动整个产业逐渐由全链条参与转型到专注于做好海南虾苗“种”的建设。

  未来将推动海南从“苗种供应基地”升级为“种业标准输出地”,让“海南好虾苗”品牌越擦越亮。

编辑:李奥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