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海南新闻8月23日电 题:陆纪成:壮大企业,回报社会
作者 陈英清
认识海南富竹环卫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陆纪成的人,都说他是一位具有强烈开拓精神、创新能力强的民营企业实干家。
对于陆纪成自己而言,发展经济、壮大企业、关注民生、回报社会,实现员工、企业、社会的共同进步和可持续发展,一直是他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奋斗目标。
下海经商
现年40岁的陆纪成,是白沙黎族自治县芙蓉田农场人。2008年,他毕业于武汉警官学院,离校后进入白沙黎族自治县公安系统就职。
2015年,陆纪成下海经商,成为个体户,经营窗帘布艺店、广告公司。2019年8月,经考察和可研,海南富竹环卫制品有限公司在白沙黎族自治县成立,开发生产符合当下“四爱卫生活动”“环境整治”“双创”等市场背景的环卫制品产品。
让陆纪成进入环卫制品行业的,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了解到省内马路扫等环卫用品供应基本来源于省外。在这个不起眼的商业领域,他看到了别人不了解的商机。
于是,陆纪成到省外考察和学习数月,勇敢迈出了第一步。他先通过进购一些产品倒卖,进而熟悉市场环境和客户积累,创业路就此开始。
几年间,当年的小商贩经过扩大经营规模,成立企业,购买设备,建设工厂。携手当地政府,海南富竹环卫制品有限公司不断成长,如今主厂占地10亩,另设有长龙车间、英歌车间、南洋车间和红旗村委会、卫星农场两个生产点。
主要经营竹编制品加工的海南富竹环卫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政府+企业+农户”模式产业帮扶、助农增收的民营企业,近年来坚持立足当地资源禀赋,深耕竹产业、扶弱助残,在“以竹代塑”开辟环保新赛道上行稳致远。
目前,这家民企年销售额约400多万元,每月销售马路扫约3万把,生产经营稳定。
关注民生
在企业发展的同时,海南富竹环卫制品有限公司建设设备齐全的“扶贫”“助残”大型基地,一边带领当地村民种植扫把原材料,一边对脱贫户、残疾人等进行扫把、竹制品加工生产的技术培训,并帮助残疾人及中老年人实现自我价值。
白沙黎族自治县七坊镇高石村村民李永进,因腿部患有残疾,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他与妻子育有三个儿女,家庭收入主要靠妻子务农,生活非常拮据。进入海南富竹环卫制品有限公司上班后,他有了稳定的收入,家庭收入得到很大改善,“我非常珍惜现在的工作”。
61岁的七坊镇高地村村民王亚益,本该是享福的年纪,但家里没有橡胶、老伴身体也不好,看病吃药需要钱,年龄大出去也难找工作。初到海南富竹环卫制品有限公司的工厂上班时,她每天只能制作80把扫把,计件工资在70元左右。
经过不断摸索、不断努力,王亚益把制作扫把的技能提升到现在的每天180把至230把,计件工资在220元左右。这不仅提高了她的收入,还带动了车间同事的技能提升。
陆纪成始终认为,企业是社会的企业,企业的发展是政府和社会支持的结果,企业的发展是为了社会,只有真情的回报社会,企业才能赢得社会的火爆和支持从而不断发展壮大。
所以,陆纪成不仅满怀实业报国之志,而且十分关注社会民生,热心扶危济困。
回报社会
在2022年年中海南新冠疫情大爆发的那一个月,陆纪成了解到各市县密接人员到白沙黎族自治县进行集中隔离管制,白沙疫情防控管制、医疗、治安管理、志愿者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他当即决定出资购买慰问品及防护口罩等物资,送至疫情防控物资管理部门,并发动身边认识的朋友。
“我不是专业的救援人员,只能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陆纪成希望藉此慰藉辛苦奋战一线的防疫人员。
2023年年中,得知七坊镇要举办篮球比赛,陆纪成当机立断给予七坊镇龙江居出资捐赠活动经费,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参与活动,助力篮球比赛举行。
2024年9月,超强台风“摩羯”登陆海南带来巨大损失。随即,海南富竹环卫制品有限公司捐赠6000把价值8.4万元的竹扫帚,发车送往海口、文昌、临高等地,帮助和改善当地因灾后恢复重建所带来的环卫用品消耗过大的状况。
“教育是每个孩子成长的基础,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改变未来。”陆纪成总是这样说。于是,2024年金秋助学,他积极参与白沙黎族自治县捐赠助学金,希望帮助学子们学有所成,逐梦未来。
岁月无痕,人心有碑。陆纪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极为社会做奉献,先后入选“白沙黎族自治县第四届诚实守信道德模范”“第九届海南省诚实守信道德模范”“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等。2025年7月,他又获评“第四届海南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陆纪成非常珍惜这些荣誉。他说,崇高的荣誉也意味着肩上的责任和重担。
陆纪成始终把自己全部精力投入到企业发展、民生关注和乡村振兴中。他表示,未来将继续带领公司团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公司的更高目标而努力奋斗,为全镇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更多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