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心怡
小区污水横流、臭气熏天,住在儋州市那大镇南京路二巷的居民正常生活受到很大影响,为此拨通12345热线寻求帮助。但因该小区归属产权不明、无物业管护、无承办单位,是典型的“三无小区”,该工单经转几部门处置后,均被退回。好在,最近这一问题因儋州市全流程快速调处机制的建立而得到解决。
诉求无人领,谁来当裁判?儋州建立起全流程快速调处机制,搭建“五位一体”快速调处小组,化解12345热线工单“空转”顽疾。据统计,该机制自今年6月运行以来,已高效处置183件原本“无人认领”的工单。
据了解,早期负责投资建设该小区的相关单位因机构改革撤并,导致小区陷入“无人负责”的状态。污水已经污染到街道,如果再不解决,将严重影响周围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
工单多次退回后,快速调处小组介入——由儋州市委编办、儋州市纪委监委营商环境监督检查室、儋州市司法局、儋州市检察院、12345热线儋州市分平台5部门相关负责人组成的“裁判团”根据实际情况快速裁决,开出一张《快速调处单》,议定此工单由儋州市城市管理局牵头、督促其下属单位儋州市环卫局处理。据了解,工单转派儋州市城市管理局的当天,该市环卫局安排工作人员对污水源头进行了清理,困扰周边居民多日的臭味终于消散。
工单为何会“无人认领”?儋州市政务服务中心主任房宇曼介绍,一般是因为工单涉及多个部门、政策未覆盖职责、新业态或复合业态无对应监管部门等。据政务服务中心整理统计,道路标识更新、无主电线整治、三无小区污水治理、公共设施安全隐患、老旧小区道路修缮、无资质办学、电线杆产权不明、流动摊贩食品安全、市场宰杀家禽噪声、小区二次供水、乡镇污水排污等11大类民生难题工单容易“悬而未决”。
按照以往程序,多次被退回的工单有可能需要在该市政府上会处理,处理速度较慢。如今有了“裁判团”,无单位受理的工单可以被快速“一锤定音”,不仅简化了程序、提高了效率,还能有效避免“踢皮球”。
近日,有群众来电反映,那大镇大洲桥前进派出所侧面有断裂线缆掉落。“夜晚出行特别不方便,光线不足就可能被电线绊倒。”儋州市民陈月妹说。垂落电线涉及市政设施维护和电力安全管理的职能交叉问题,流转几个部门均被退回。快速调处小组介入研判后,明确该工单及同类工单均由儋州供电局处置,后者随即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标准化修整,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热线平台根据议定结果出具《快速调处单》进行二次转派,二次转派的工单各承办单位不得再次退单和推诿处置,同类工单按调处小组确定的承办单位进行同类转派。”房宇曼说。截至目前,受理的183件涉及11大类共性问题的工单均实现“即时受理—快速研判—高效办结”,解决率达100%。
针对多次退回、反复投诉、反馈不满意的工单,儋州市营商环境建设局以该市市委营商办会议机制、该市政务服务中心等平台为载体,还建立四级督办机制,层层压实工单办理责任,确保工单高效办结。一级督办实行线上动态监管,二级督办实施重点约谈,三级督办启动检察监督,对涉及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等检察监督职能的工单,根据“检察+营商”工作协作机制,由检察机关开展监督,增强处置刚性。四级督办严格执纪问责,对存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假作为”问题造成重大影响的,移送儋州市纪委监委进行处置,形成监督闭环。
快速处置、高效办结、多级监管,全流程快速调处机制为解决民生难题保驾护航。此外,儋州市营商环境建设局依托12345热线推出针对企业服务的专属通道,强化涉企服务,以“全天候响应、全流程跟进”的模式,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近年来,儋州12345热线服务不断升级、受理效率日益提升,儋州正围绕海南自贸港建设,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样板间”。
(本报那大8月2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