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海南新闻10月30日电(岳蛟 甘婷)10月30日,三亚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三亚海事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专题解读《三亚市三亚河河口及其附近水域通航安全管理规定》(下称《规定》),旨在通过制度化管理破解该水域通航安全难题。
三亚河河口及其附近水域是三亚市旅游船、游艇、高速客船及体育运动船舶进出内港的必经通道,通航密度大。据统计,该水域日平均通航船舶超千艘次;春节、五一、国庆等法定节假日期间,通航密度进一步加大。与此同时,该水域宽度狭窄(最窄处约50米),周边遍布游艇泊位、涉客船舶临时停靠点及体育运动船舶停靠设施,各类船舶共用同一水域导致通航安全存在隐患。
为加强该水域安全管理、保障船舶与生命财产安全,三亚海事局牵头制定《规定》,并已通过三亚市人民政府官网印发。《规定》共二十条,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为依据,从海事交通安全管理的角度,进一步细化了管理要求,使管理更加明确具体,将有效改善通航秩序、降低安全风险。《规定》核心亮点体现在“七个明确”:
一是明确部门职责分工。清晰界定海事、交通、旅游、农业农村等部门职责,将船舶通航安全管理、码头泊位管理、水上体育运动船舶及停靠设施管理、渔船管理等职能落实到对应部门,解决职责边界模糊问题;
二是明确船舶航行规则。规范船舶进出水域的具体要求,包括靠右行驶、单向通航、保持安全航速、规范进出河口角度、明确航行优先权、落实无线电设备使用及值守责任等,从制度层面消除随意航行隐患;
三是明确专项船舶管理。针对水上体育运动船舶、渔业船舶的运营特点,细化专属管理标准,确保两类船舶合规航行与停靠;
四是明确船舶停泊规范。划定游艇及其他船舶的专属停泊水域,明确停泊操作要求,缓解泊位紧张困境;
五是明确联合执法机制。建立跨部门联合执法体系,强化协同监管,在提升监管效率的同时,减少对企业的重复检查与过度干扰;
六是明确信息化监管方向。鼓励并支持应用信息化手段,通过技术赋能提升监管效能,精准应对管理复杂形势;
七是明确信息共享共治。要求各部门加强违法违规信息沟通,建立共享共治机制,进一步凝聚监管合力。
下一步,三亚海事局将重点推进《规定》落地实施,深化“进企业、进港口、进渔村”宣传培训,加大水域巡航执法力度,及时纠正违规行为,建立政企常态化沟通渠道,收集执行中的问题与建议,同时呼吁航运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船员培训,以严密的安全防线护航三亚滨海旅游、游艇经济等水上产业健康发展,助力三亚建设世界知名宜居宜游宜业热带滨海城市。(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