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正文
分享到:
海口公共场所AED设备投放量超过3100台
2025年11月17日 15:18 来源:海口日报

  11月10日,村医在龙桥镇永东村卫生室外,擦拭AED设备。本报记者 苏弼坤 摄

  万绿园急救安全屋内,工作人员打开手机,展示海口市内AED设备分布图。本报记者 苏弼坤 摄

  □本报记者赵汶

  “嗡……嗡……”11月13日上午,在海南中学江东新区校区游泳馆,伴随着电钻冲击声,一台崭新的AED(自动体外除颤仪)被安装上墙,设备调试随后完成,“海口市AED网点地图”微信小程序又新增了一个AED点位。

  “今年以来,全市公共场所新增投放1300台AED,投放总量已超过3100台。”市卫健委卫生应急办公室主任卓光华介绍,当前我市的AED设备覆盖了机场、港口码头、大型商圈、体育馆、公园等人员流动比较密集的公共场所。

  近年来,我市将AED配备作为重要的民生实事项目持续推进,加快AED应用场景全覆盖,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群众生命健康,为健康海口建设按下“快进键”。市卫健委基层卫生健康科科长王仁祯告诉记者,我市197家村卫生室今年也依托省民生实事项目配备了AED,目前全市228家村卫生室均完成AED配备,村卫生室的工作人员也完成了急救培训。

  “为村卫生室配备AED,方便了基层群众进行紧急抢救,也为后续救治赢得了宝贵时间。”在龙桥镇永东村卫生室村医朱子路看来,村卫生室增设急救设备,有效地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也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院前急救能力建设提供了有效保障。

  “我们在进行人工呼吸时,可以把呼吸膜平铺在患者嘴上……”11月12日上午,在美兰区新埠街道三联社区,省老年病医院的医护人员利用人体模型和一款便携式AED,为在场的社区居民开展了一场生动的AED急救培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市还配套开发了AED远程管理系统,上线“海口市AED网点地图”微信小程序,积极开展急救培训“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商场、进农村”的“六进”活动,以填补专业急救人员到达前的“急救空白期”,让院前急救从“等待专业救援”升级为“设备+人员”双保障。

  截至目前,全市AED已累计使用117次,成功挽救多名患者生命。卓光华介绍,下一步我市将加强政策引导、科学布局,持续推动AED应用场景覆盖。同时,依托急救志愿服务队伍和急救安全屋等培训场所,不断加大公众急救培训,持续构建AED应急保障网络,助力健康海口建设。

编辑:王晓东
推荐阅读
本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