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旅游—正文 分享
守护雨林 让秘境更亲近
2022年12月06日 10:27  来源:海南日报  宋体
在海南鹦哥岭动植物博物馆,工作人员为观众讲解。 本报记者 李天平 摄
在海南鹦哥岭动植物博物馆,工作人员为观众讲解。 本报记者 李天平 摄

  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为重点,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

  ■ 本报记者 曾毓慧

  12月5日上午,在位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鹦哥岭片区的鹦哥嘴山脚下,生态科研人员及护林员在岩壁旁挑选了一处较为阴暗潮湿的灌木丛,再将一只隆起背甲上长有3条明显脊棱的锯缘闭壳龟放生。看着这一原本“慢节奏”的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很快就钻进了灌木丛里,大伙原本悬着的心难得放轻松。

  就在5天前的深夜,这只原本喜好藏匿在热带雨林的锯缘闭壳龟爬行经过毛阳管理站附近一条公路时,把正好驾车经过的村民王朝忠惊吓得来了个急刹车,好在没伤及它。担心这般龟速爬行在公路附近容易被车辆碾压,于是王朝忠赶紧把这只锯缘闭壳龟抱回了家,并第一时间致电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鹦哥岭分局毛阳管理站副站长王阳咨询喂养及妥善放生事宜。

  “与其他的乌龟不一样,这是陆生龟,平时大多在热带雨林的灌木丛生活,除了吃蚯蚓昆虫等食物外,但也会进水寻觅小鱼虾等。”王阳介绍,在喂养观察几天确认该龟无受伤及异常情况后,于是将其移交给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鹦哥岭分局放生。据悉,平时,护林员在进村入户开展森林防灭火宣教的同时,还经常通过图册和视频的方式,对村民开展珍稀动植物的科普教育,也让生活在大山里的村民牢固树立了爱护热带雨林一草一木、飞禽走兽的生态意识。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鹦哥岭分局副局长唐惠海介绍,该分局辖区总面积为132.3万亩,其中,一般控制区面积为61.6万亩,核心保护区面积为70.7万亩,截至目前已记录有植物2323种,其中,国家一级、二级保护植物32种,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74种,另有大型真菌232种,以及1276种昆虫,堪称物种基因宝库。海南日报记者也注意到,偌大的鹦哥岭分局辖区涉及白沙、琼中、乐东、五指山等4个市县11个乡镇,涉及村庄168个,黎族苗族群众5万余名,各项工作可谓千头万绪,又容不得半点懈怠。

  唐惠海介绍,近年来,在不断强化自身生态科研力量的同时,还吸纳了大批熟悉山情、林情、村情的附近村民加入巡山护林工作中。经统计,在现有的510名护林员中,其中有453名本地村民,也不乏多个村庄的村“两委”干部,他们在鹦哥岭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以及森林防火等各项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尤值得一提的是,在王伟锋、米红旭、王阳、符惠全等一批批长期“扎根”在鹦哥岭的大学生及本地护林员的“探险”与积累中,相继编纂了《海南鹦哥岭兰科植物图鉴》《海南鹦哥岭两栖及爬行动物图鉴》《海南鹦哥岭大型真菌图鉴》等具有本土特色的科普教材,并依托鹦哥岭动植物博物馆这一平台,常态化开展进学校、进村庄等各类科普教育,也让更多未能亲身走进热带雨林探秘的群众更好地读懂雨林物种基因宝库的奥秘,也让大家更自觉地融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的大局工作中,成为生态保护的志愿者与受益者。(本报鹦哥岭12月5日电)

编辑: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