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龙华之窗—正文
龙华区海垦街道滨濂北社区焕发新活力
2021年06月23日 09:56  来源:海口日报
6月22日,龙华区海垦街道滨濂革命历史纪念馆外学生们在下象棋。
6月22日,龙华区海垦街道滨濂革命历史纪念馆外学生们在下象棋。
龙华区海垦街道滨濂革命历史纪念馆环境优美,整洁干净。 本报记者 石中华 摄

  龙华区海垦街道滨濂北社区焕发新活力

  红色精神引领 集体经济“造血”

  □本报记者邝晓霞 特约记者刘伟

  6月22日上午,穿过烟火味十足的商业街,便到了龙华区海垦街道滨濂北社区,老人在树荫下围着下棋,孩子们嬉笑打闹,眼前一片安乐祥和。不远处坐落着的滨濂革命历史纪念馆,散发着庄重肃穆的气息。

  在滨濂南、滨濂北社区,那段峥嵘岁月几乎人人知晓。滨濂北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吴和忠自豪地说:“1926年5月1日,冯白驹、柯嘉予、林平、朱润川、吴清坤等人在滨濂村正式成立琼崖第一个农民协会——滨濂村农民协会,红色的种子就在这里播撒。”

  滨濂村农民协会成立之后,柯嘉予等组成的宣传队,到附近村庄进行革命宣传,提出农村“一切权力归农会”的口号,每到一村,都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和支持。他们还借机大力宣传革命思想,使得周边村落的村民深受影响。

  随着海南岛解放,长期坚持革命斗争的滨濂人民翻身做主人。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村里先后成立互助组、经济合作社、人民公社,村民陆续回来,生产方式由单一的种植业转为种植养殖业、手工业和商贩等多种方式,摆脱了贫困生活。

  改革开放以来,在滨濂村党支部带领下,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村容村貌明显改善。2007年,滨濂村实行“村改居”,分为滨濂南、滨濂北两个社区,社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古老滨濂焕发出新的活力。

  目前,滨濂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共有900多户、2700位股民。近年来,滨濂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集体土地面积约352亩,资产总额已达1.36亿元。

  去年8月,龙华区海垦街道滨濂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获颁全区首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书,标志着龙华区第一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正式成立,从此具有了法律意义上的“合法身份”。“过去,因为没有登记证书,从很多方面制约了我们集体经济发展,眼巴巴看着很多项目溜走。”吴和忠说,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明晰了产权关系,在助力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让村民更好地监督集体经济发展。

  如今,在红色革命精神的影响下,滨濂北社区民风淳朴,始终保持着革命传统精神和本色。“接下来我们要继续以红色精神为引领,为集体经济‘造血’,增加村民收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吴和忠说。

编辑:李奥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