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劳动者驿站覆盖城区、职工之家实体化建设、劳动调解室入驻基层阵地……近年来,海口市总工会坚持落实“强基层、补短板、增活力”行动,持续加强全市职工文化、活动、服务阵地建设,致力打造“20分钟职工活动服务圈”。截至目前,海口累计建成职工服务阵地463家,初步实现“职工20分钟可以参与工会活动、享受工会服务”的工作目标。
□本报记者 周慧
提供多元服务 助力职工全面发展
职工之家不仅是广大职工在业余时间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场所,同时也成为了服务广大职工的良好载体,其中提供的多元化服务能够有效促进职工全面发展。
“在园区内能有一个专供职工休闲娱乐的场所,我感觉非常贴心。我们的职工书屋藏书1.5万册,阅读环境清净敞亮,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文化活动空间。”近日,在海口国家高新区职工活动中心,海口高新发控公司职工陈婷趁着午休在职工书屋看书。她向记者介绍道,该中心具有种类多样的功能分区,如职工书屋、健身房、解压室、母婴室……基本能够满足职工的文化、健身、休闲、娱乐等需求,此外,该中心还设置了法律咨询室和心理咨询室,并安排相关专家值班,为职工提供优质便利的咨询服务。
“我们将依托该阵地开展读书演讲比赛、技能竞赛、职业培训班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不仅能为广大职工提供一个学习、运动的平台,同时还能开拓职工之间互动交流的新渠道。”该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服务在基层,职工劳动权益的保障也需延伸至基层。1月11日,随着美兰区职工活动中心的揭牌启用,该中心的劳动调解室也投入使用,工会以“娘家人”的身份提前介入,对劳动纠纷进行调解,不仅让职工有问题时有地方可诉说,还让工会和企业有地方可倾听,让矛盾有效化解在基层。
实现“共建交融”
职工之家“串点成线”
近期,天气稍显寒冷,环卫工人王海岸清扫完所负责的路段后,赶忙来到附近的海口京兰公司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喝杯热水。“冬天的时候我们带的水冷得快,站点内饮水机提供的热水很方便。”她说。
累了能休息、渴了有水喝、热了能乘凉、冷了能取暖,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成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户外劳动者的“暖心”之家。目前,市总工会通过共建和自建的方式,打造这样的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29家,辐射城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其他户外劳动者超15万人次。
“2020年,我们公司在市总工会的大力支持下,利用工会一楼的临街房间建了这个阵地,还配备了一些桌椅、沙发、微波炉、饮水机等设施,为户外劳动群体提供一些方便。”海口京兰公司工会主席林尤廉介绍道。
除了为户外劳动者提供服务站点,我市多家企业工会打造职工之家,为企业职工提供了活动阵地,提升了工会服务职工的能力和水平。
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后将明确市、区、基层三级工会职工之家阵地建设规划目标,通过推动“工会自建”“党政联建”“社会共建”等模式,建设新型职工服务阵地,为椰城职工构建“20分钟职工活动服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