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槟榔谷|向世界展现海南民族文化“活化石”
2023-08-25 15:17:56 来源: 新华时报
(意大利新华时报讯)在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一场名为《槟榔•古韵》的演出,带领人们走进海南黎族苗族传统文化的世界。《槟榔古韵》生动的向大家演绎着黎家故事。那古老的传说、精湛的技艺、动听的歌谣、不变的历史都在这情意浓浓的歌舞演出中巧妙融合,令人流连忘返。
2023年“行走中国·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活动,由中国新闻社、海南省侨办、海南省新闻办公室、中国新闻社海南分社等联合主办。来自14个国家的20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8月23日走进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体验一个悠远清馨的淳朴民族,让人姗姗迷目的走近它。
记者参访到,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以黎苗少数民族文化为核心主题,是中国首家民族文化型国家5A级旅游景区。目前拥有黎族民俗馆、无纺馆、麻纺馆等9个与非遗保护相关的主题展馆;拥有“镇园四宝”,分别为龙被、树皮布,绣面文身和鼻箫;拥有黎族打柴舞等海南十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急需保护名录。
在景区的展馆内,几位现场织黎锦的黎族绣面文身阿婆特别受人关注。阿婆的脸上、脖颈、手臂、小腿等部位有明显的刺青图案。讲解员黄玉剑介绍说,绣面文身被称作“人体上的敦煌壁画”,是黎族区分家族支系的传统方式,有双线点文、几何线文、泉源文等图案,各家族的文身图案不尽相同,现今只有在几位80余岁的高龄老人身上才能看到绣面文身。
阿婆们的织锦技艺也堪称一绝。黄玉剑介绍说,阿婆只要看一看她眼前的场景,就可以把这些场景织成黎锦图案。黎族传统纺染织秀技艺的巅峰之作便是景区内展出的“龙被”,花纹样式让人啧啧称奇。只可惜,随着时代发展,“龙被”逐渐失去实用价值,加之工业机械化纺织取代传统手工技艺,掌握传统织造技术的黎族妇女也相继过世,“龙被”织锦技艺传承几近断层。 槟榔谷内展出的《龙腾祥云、麒麟双凤吉祥图龙被》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大的黎族“龙被” 。
一个深远古老的神秘民族,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秉承“挖掘、保护、传承、弘扬海南黎苗文化,使其生生不息”的使命,向世界再现了海南千年的昨日文明,集生态旅游、度假休闲、民俗风情为一身,独具魅力,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游客慕名而来。
本报/魏炯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