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正文
许侠夫撤回文昌重建党组织并建立起革命武装
2021年06月21日 09:14  来源:海南日报

  文\图 海南日报记者 刘操

  4月23日,在文昌市东阁镇宝芳墟许侠夫烈士墓前,中共文昌市委党史研究室四级主任科员符传宁向记者感慨地说:“许侠夫是文昌人民的骄傲,他将红色火种带到文昌,让这里的党组织发展壮大!”

东阁镇宝芳墟许侠夫烈士墓。
东阁镇宝芳墟许侠夫烈士墓。

  重建壮大文昌大基层党组织

  琼崖四二二反革命事变后,在群众掩护下,中共琼崖地委委员兼任宣传部部长的许侠夫受琼崖地委的派遣,回到家乡文昌,他和地委委员兼任青年部部长罗文淹以特派员身份,走村串户联系党员,不仅使遭受破坏的基层党组织得以重建,而且还发展进步教师、学生和农民参加党组织,壮大了党的队伍。到1927年年底,文昌全县已有71个党支部,党员2700多名。

  71岁的宝芳中心小学退休教师符树乐向记者讲述了许侠夫的生平。许侠夫生于1901年。1921年,许侠夫跟随村中下南洋的队伍,到马来亚工作读书。1923年,许侠夫回国,考上了当时位于南京的暨南大学社会科学系。大学里,进步思想的种子渐渐在许侠夫心里扎根。1925年5月30日,许侠夫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6年春,受党组织的派遣,许侠夫回到海南参加革命工作。同年6月,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海口召开,他被选为中共琼崖地委委员,兼任宣传部部长。1927年4月,许侠夫回到老家文昌。

  “许侠夫以母亲的老家东阁镇美柳村作为重要活动基地,经常带领基层党组织的同志,宣传革命形势和党的任务,恢复和发展党的农村革命政权和武装队伍建设。”符树乐说。

  “我们宝芳地区,因为许侠夫的到来,一度面临熄灭的革命火种又熊熊燃烧了起来。”94岁高龄的东阁镇新群村原党支部书记杨昭荣说,1927年6月,许侠夫根据琼崖特委的指示,于文教溪西村林氏祖祠召开文昌县第一次党代会,成立中共文昌县委,他担任县委书记。“许侠夫号召全县党员,要认清形势,识破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坚定信心,振作精神,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克服困难,坚持斗争。”

公坡镇文昌列宁乡革命历史纪念馆。
公坡镇文昌列宁乡革命历史纪念馆。

  一个乡级红色政权的成立

  1927年8月,中共文昌县委经过两个多月的深入宣传和精心组织,在宝芳地区新潮村新民小学正式成立文昌第一支革命武装队伍——文昌讨逆革命军。符传宁说,许侠夫带领的队伍所到之处,青年踊跃参军,在很短的时间里,队伍就扩大到100多人。

  许侠夫、罗文淹不畏艰险,深入到群众基础较好的村庄开展革命活动。他们走村串户、访贫问苦、宣传革命道理,发动广大贫苦群众,成立了农民协会、妇女会、共青团、儿童团、农民读书班、农民赤卫队等群众组织,参加的农户达数千之众。

  1927年8月,受中共琼崖特委指派,许侠夫、罗文淹在公坡镇茗山村发动成立了文昌列宁乡苏维埃政府,成为琼崖革命的第一个乡级红色政权。

  公坡镇常务副镇长张新颖告诉记者,列宁乡苏维埃政府所在地茗山村的周氏祠堂前,空旷地可容纳万人活动,时称“红场”。苏维埃政府常在这里召开群众大会,批斗民愤极大的地主恶霸、土豪劣绅,没收他们的土地、财物分给贫苦农民。“红场”也是宣传革命斗争的白话剧上演的地方,更是革命军战士、赤卫队队员和儿童团团员操练、学习军事技能的场所。

  “在列宁乡各村庄,村村建有看哨楼,由赤卫队员和儿童团员日夜轮流站岗、放哨,严防敌人进犯,让广大农民群众安心生产,踊跃支援前线。”张新颖介绍,1927年8月至9月,许侠夫、罗文淹率领讨逆革命军主力,攻打驻扎在文教墟、全美村等地的国民党军,拔掉敌军的多个据点,使列宁乡和昌洒、龙马、文教连成一片,随后,许侠夫、罗文淹又率领红军转战宝芳、头苑、东阁等乡,开辟新的根据地,这些武装斗争活动的开展为文东北红色革命区域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编辑:叶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