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正文
海口“红色村庄”龙护村:百人小村十三烈士
2021年08月09日 15:10  来源:海南日报

  文\图 海南日报记者 张期望 实习生 李科翰

  海口市美兰区大致坡镇崇德村,处于美兰区与琼山区接壤之地。近日,海南日报记者在村中了解到,这个有着3000多人的村庄,有史可查的革命烈士多达84人,26个自然村,村村有烈士。崇德村内龙护自然村,紧挨着冯白驹夫人曾惠予出生地美桐村,该村是这对革命夫妇经常停留之地。这个如今不到百人的小村庄,共有革命烈士13人,村中满是革命先辈战斗的故事。

 秀美的龙护村被郁郁葱葱树木包裹。
秀美的龙护村被郁郁葱葱树木包裹。

  一个曾被日本军队血洗的村庄

  龙护村,背靠一座低矮小山,前面则是一片上千亩的田洋,典型的秀美小村。“之前我们村有七个姓氏,如今仅剩三姓。”站在龙护村村口几棵大树下,今年70多岁的唐南福讲述起村中历史。1940年前后,日本军队侵占龙护村,并实施了惨绝人寰的“三光政策”,村中房屋大部分被烧毁,一批来不及逃走的村民被屠杀。日本到底在村中屠杀了多少百姓,由于当时没有详细的史料记载,村民们已经记不太清了。

  唐南福介绍,抗日战争爆发之前,村内一共有冯、陈、唐、高、何、王、蔡七姓,如今仅剩冯、陈、唐三姓。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80余年,村民们至今记得祖辈的讲述,村中那片如今已种满了橡胶林的平地,曾是陈姓家族聚居之地,曾有5栋纵向排列的琼北民居。不仅如此,村中还有不少妇女被日本兵伤害过,有的甚至被抓去当慰安妇。

  “日本兵为何要在我们村实施‘三光政策’?就是因为我们村有很多青年男女参加了冯白驹领导的革命武装队伍,日军为此恨得牙痒痒。”唐南福称,龙护村内不仅有不少冯姓村民跟冯白驹是同宗同源,而且离冯白驹妻子曾惠予老家不到1公里远。在冯白驹和曾惠予的号召下,龙护村大量青年加入了琼崖纵队成为革命战士,该村也成为不折不扣的红色堡垒村。也因为这个原因,该村不少革命烈士惨死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屠刀之下。

  “我爷爷跟我讲过,当年琼崖纵队的电台,就放在我家。”唐南福称,他们家祖屋紧挨着后面小山。冯白驹带领琼崖纵队在附近开展抗日游击战时,经常进驻龙护村。只要进驻龙护村,冯白驹就会选择他家祖屋作为临时指挥所,琼崖纵队的电台也会摆放在他家的一间小房间内。受到冯白驹的影响,唐南福的叔叔唐辉明1940年刚年满18岁,便加入了琼崖抗日独立纵队,并担任过第一支队长。不幸的是,1941年,唐辉明在羊山地区的一次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19岁。

  家家都是革命烈士亲属

  如今的龙护村,仅有34户人家,全村不到100人,但村中的6座烈士墓,让每一个进入村庄的人都肃然起敬。“有史料记载的革命烈士一共是13人,村里34户人家,几乎家家有烈士。”今年81岁的林梅芳,是烈士陈文贵的儿媳妇。1931年,年仅19岁的陈文贵成为冯白驹领导的革命武装队伍的一员,此后他紧紧追随冯白驹参加过多场战斗。1947年,参加革命多年的陈文贵在一次外出执行任务时被国民党军队杀害。

陈文贵烈士墓也在龙护村里,离他家祖屋仅几百米远。
陈文贵烈士墓也在龙护村里,离他家祖屋仅几百米远。

  陈文贵牺牲后,国民党军队为了起到震慑作用,将他的头颅砍下,悬挂在土桥地区的一处高墙之上。后经亲属的多方疏通关系,才将已经腐烂的头颅找回。由于身体已经安葬多日,亲友只好将他头颅安葬在旁边一个坑中。此后,陈文贵妻子冯春梅独自养育着儿子成人。革命时期,陈文贵家不止他一人牺牲,他的弟弟、三个叔叔均是琼崖纵队战士,也先后在战斗中牺牲。

  在乡土风俗浓烈的村民眼中,陈文贵家还是比较幸运的,毕竟还有子嗣,但是村中不少烈士由于年纪太小,还没来得及成家就已牺牲。海南日报记者查阅了龙护村13名烈士档案发现,绝大部分烈士牺牲年龄在18岁至25岁之间。比如两名高姓烈士,兄弟俩牺牲之后均无后人。

  除了牺牲的烈士之外,当年龙护村村民同样无私地支持琼崖纵队的革命活动。林梅芳称,有一次冯白驹带领少量部队官兵进驻到龙护村,冯春梅负责为战士们做饭。由于家里仅3人,每次到集市上购买食品量都不大,而这一次,国民党军队士兵发现冯春梅购买大量食品之后,立刻进入她家搜查,并将其带回公所严刑拷打,要求冯春梅说出部队动向,结果她就是不说,被打得奄奄一息。后经乡亲营救,才捡回一命。

 崇德村内,解放海南岛渡海作战牺牲的无名烈士墓。
崇德村内,解放海南岛渡海作战牺牲的无名烈士墓。

  村里谋划建设革命史志馆

  “崇德村原来属于红旗镇管辖,后来才划归大致坡镇。”参与过编写《红旗岁月》、原红旗镇政府办公室主任冯所富介绍,红旗镇作为琼崖革命武装的重要根据地之一,周边村庄有大量村民加入革命武装队伍,也有不少战斗在红旗地区打响。土地革命时期,红旗镇就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建立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又成立了民主政府。冯白驹、王白伦等经常在崇德、道崇等村庄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和革命斗争,这也是崇德村有大量人员参加革命武装队伍,26个自然村村村有烈士的重要原因。

  “不仅我们村红色故事很多,崇德村26个自然村在20世纪90年代,均被列为红色村庄。”今年40岁的龙护村村民冯位平称,在崇德村内,除有大量散落的烈士墓之外,还有两座无名烈士合葬墓,分别埋葬着6位和30多位无名烈士,解放海南渡海先锋营指挥所旧址也在崇德村内。临近这两座烈士合葬墓的村民,每年清明时分都会自发前往墓地扫墓并祭奠英烈。

唐辉明牺牲之后,村民将其埋葬在村后一座小山丘上。
唐辉明牺牲之后,村民将其埋葬在村后一座小山丘上。

  随着时间推移,经历过崇德村峥嵘岁月的老一辈均已去世。为了让村民世代都记住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曾是琼崖纵队战士的龙护村村民冯尔连退休之后,一度谋划在村内为烈士们建立一个纪念馆,但直至去世这个愿望也未实现。

  “我们正在谋划建立革命史志馆,让子孙后代永远不忘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崇德村党支部书记曾传静称,要让后代铭记历史,知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同时,崇德村将大力谋划发展红色旅游,让红色村庄吃上旅游饭。

编辑:叶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