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党史学习教育“声”入人心
■ 本报记者 叶媛媛
“1932年秋,国民党对琼崖苏区和红军进行第二次反革命‘围剿’,就在那时,冯白驹将军带领着100多人来到母瑞山,展开了8个多月艰苦卓绝的斗争……”4月22日下午3时,定安母瑞山红色书店里,一场特殊的红色故事会正在这里进行。
站在讲台上的,是定安母瑞山红色革命根据地纪念园园长王学广。这位满脸皱纹、双鬓花白的老人正用自己充满激情的讲解,带领现场50多名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重温那段琼崖革命的峥嵘岁月。
“战士们在母瑞山上历尽了千辛万苦,遇到的第一大困难就是没有粮食。刚开始,战士们每一餐还能吃上拳头大小的饭团,后来饭团变成稀饭,稀饭又变成了锅巴煮的饭汤。再后来,米饭吃不上了,红军战士开始上山挖山薯,到山沟里抓鱼摸虾,上树摘树果、掏鸟蛋……”短短1个小时,王学广通过一段段具体生动的故事,激发党员们干事创业的热情,现场掌声不断。
“这可不是一次普通的红色故事会。”定安县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充分挖掘琼崖革命“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精神,定安创新推出“老馆长”故事会系列活动,集结多名熟悉定安红色历史的老党员、老干部及革命后代,以讲故事、分享党史书籍、英雄事迹、红色家书等方式,带领全体党员重温党史、坚定信念。当天的活动就是该系列活动的首场。
“我们推出‘老馆长’故事会平台,不仅是希望把红色精神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还要发挥出以83岁老馆长王学广为代表典型的一批优秀党员的示范作用,主动适应新时代的话语体系,通过群众更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新时代的红色故事,进一步激励大家学党史、悟思想、听党话、跟党走,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的新热潮。”该负责人说。
“聆听母瑞山的革命故事让人热血沸腾。”直至故事会结束,定安县岭口镇政府工作人员王植奕仍然感到意犹未尽,“在工作中,我们也要学习革命先辈勇于拼搏、吃苦耐劳的精神,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我们将努力把‘老馆长’故事会打造成定安又一党性教育品牌。”定安县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老馆长”故事会系列活动自4月启动后,将持续开展至12月,预计每两周开展一次,活动将通过回顾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带领全县党员干部重温红色党史,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嘱托,让党史学习教育更“声”入人心。
(本报定城4月2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