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视频—正文 分享
三伏天如何避“暑邪” 民俗学者带你跟古人取经
2021年07月08日 10: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版权声明:中新视频版权属中新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的使用行为,本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解说】7月7日是农历小暑节气。小暑一到,炎热的三伏天即将开始。

  三伏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日子。“三伏天”的“伏”是指“伏邪”,是民间所说“六邪”中的暑邪。

  【同期】民俗学者 杨信

  所谓说的这个“暑邪”,好多人认为怎么还有“暑邪”呀?这个“邪”中医讲的就是邪风、邪气,这个“邪”分为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火邪,所以夏天要特别特别注意的防止就是“暑邪”。

  【解说】2021年入伏时间是7月11日,三伏长达40天。对于即将进入的三伏天,民俗学者杨信建议民众要从古人避暑的经验中取经,在三伏天多多注意生活作息、饮食起居。

  【同期】民俗学者 杨信

  自古以来,中国的民间就有秋天“贴秋膘”的习俗。但是到了三伏,还没到“贴秋膘”呢,但是可以小补,这个期间喝一些羊汤,吃一点摊鸡蛋,吃点肘子呀,增加营养,补充这一个夏天给身体里带来的(影响)。

  【解说】杨信表示,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家在三伏天里的作息也可以为人们防暑降温提供参考。

  【同期】民俗学者 杨信

  农家要提早趁着天擦亮以后,凉快点的时候下地干活,到正热的时候就回家“歇晌”,老百姓有一句词叫“歇晌”。“歇晌”歇什么?实际上就告诉你是歇 “伏天”的“晌”,因为你夜里面可能会睡眠不太好,经常会热醒,但是这个期间你要把中午的午觉补好,精神状态保持到最佳。

  【解说】杨信介绍,三伏天里湿热、闷热,湿气较重,这个时间里人们容易贪凉。因此他建议民众要特别注意“防风”,防止凉风对身体带来的不良影响。

  【同期】民俗学者 杨信

  到了三伏为什么还要防风?很多人闹不懂这事,人在(三伏)贪凉、热呀,回家大汗淋漓,凉凉的啤酒喝进去了,凉凉的西瓜吃进去了,夜晚睡觉睡眠当中也是不盖被子,所以这就很容易被阴风、邪风给侵蚀到身体里。

  记者 徐朋朋 北京报道

编辑:陈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