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琼全国人大代表雷亚飞:助力油气开发潜入"深蓝"
2023年02月15日 08:43 来源:海南日报

  ■ 本报记者 袁宇

  海南陵水海域,深蓝的海水映照下,“深海一号”气田明黄色的钢架结构如“钢铁巨人”一般熠熠生辉。

  “这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2月14日,在位于海口的中国海油海南分公司,指着墙上“钢铁巨人”的巨幅照片,参与气田开发运维的住琼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海油海南分公司陵水-崖城作业公司资深工程师雷亚飞脸上写满自豪。

  “深海一号”是我国首个自营1500米超深水大气田,它采出水下1500米深的天然气,再通过海底管道接入全国天然气管网,最终抵达千家万户。

  “从1500米的深海到千家万户的灶头,天然气完成这趟‘旅途’只需几天时间。这背后却是几代中国海洋石油人走向‘深蓝’的不懈探索。”雷亚飞说。

  雷亚飞很早就接触到“深海一号”的前期研究审查工作。他告诉海南日报记者,生产准备团队与开发工程团队一路南下,经历了从北京、天津、青岛、海阳、烟台到南海长达5年的漫漫征途。

  2014年,“深海一号”大气田探明储量超千亿立方米,但所在海域水深约1200米至1500米,属于超深水。彼时,中国海油已经掌握300米水深油气田开发,但对于深水气田涉足未深,而在国际上也只有少数几家大型石油公司具备超深水开发技术能力。

  出于多方面的考量,“深海一号”气田走上自主开发的道路。但由“浅”入“深”,从开发模式到规划设计,从作业资源到人才队伍,从技术到管理思路,几乎都没有实践经验。

  为了攻克技术难关,雷亚飞曾去到荔湾3-1气田学习。“当时一些关键技术领域和设备都由外国工程师负责,我们只要靠近设备马上会被要求‘离远一些’。”那段时光,雷亚飞至今记得清楚,他说,“事实也证明,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只能靠我们自己。”

  为此,雷亚飞与团队策划“深水课堂”“深水沙龙”等活动,团队中的技术人员围绕自己的技术领域收集材料,学深吃透后再分享传授给他人,通过群策群力,攻克技术难题。

  “比如保障管路系统流动安全的技术,此前只被少数发达国家掌握。”雷亚飞说,“深海一号”在开井作业时就曾遇到麻烦,“第二口井出现了堵塞,好在我们团队经过排查找到了堵塞的原因,“及时调整了后续开井工艺,创新方式顺利解决问题。”最后,“深海一号”气田剩余的9口井都非常顺利地完成开井作业。

  面对搭载近200套关键油气处理设备,最大排水量超过10万吨的“钢铁巨人”,雷亚飞带领气田开发生产团队先后突破了多个关键核心设备运维困局,成功破解了透平发电机、干气压缩机等关键设备运行难题,形成了一套国产化操作流程,同时编译技术手册30万余字,申报技术革新项目5项,初步形成全套深水气田运维体系。“用好我们自己的装备,开采深海油气资源,是我们的职责使命。”雷亚飞说。

  2021年6月25日,雷亚飞在现场通过对讲机启动投产操作流程。当火炬臂喷射出熊熊火焰,“深海一号”正式投产。

  截至2022年6月25日,“深海一号”投产一周年,已累计生产天然气突破20亿立方米,累计外输凝析油超过20万立方米。如今,“深海一号”二期工程正紧锣密鼓推进,该项目12口气井的表层批钻作业已安全高效完成,累计进尺超万米。

  “我们正在做好一期工程运维工作的基础上,全力以赴推进二期工程建设。”雷亚飞说,“作为自营超深水大气田的第一任开发者,我们要尽可能做问题的终结者,而不做传递者!”

  而作为新当选的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雷亚飞的身上又多了一项新的使命任务。“我要把大家的心愿和心声带到会上去,为我国海洋油气资源综合利用提出可操作性强的建议。”整理来自海洋石油生产开发一线战友们的意见建议,雷亚飞信心满满。(本报海口2月14日讯)

原标题:住琼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海油海南分公司陵水-崖城作业公司资深工程师雷亚飞—— 实干创新,助力油气开发潜入“深蓝”

编辑:李奥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