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样板应该是什么样子?走进海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白沙黎族自治县元门乡向民村,产业富民气息浓厚,林荫绕宅美轮美奂,村哥里妇生活惬意,一派生态环境优美、民族特色浓郁、人民生活富裕、社会和谐安定、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农村景象映入眼帘。
这是一个240余户的黎族村寨,白沙起义第一枪旧址纪念园就坐落于此。2014年开始,整村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生态和美的黎族特色村寨。如今的向民村,屋舍参差错落有致,象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接续发展、永续经营的黎族“大力神”图腾掩映在绿树林荫之中,翻腾于墙壁之上守护子子孙孙,黎族人民在此休养生息、延绵不绝。这里,已经成为白沙地区民族团结奋进的一张名片。
产业兴旺是发展所需、振兴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近年来,向民村立足资源禀赋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在“稳胶”的基础之上,整合闲置土地建设四季果蔬采摘基地,聚力打造毛薯、地瓜等特色农业产业助农增收,同时开展村民自主经营试点和企业运营相结合,盘活一批闲置农房打造红色主题民宿和农家乐,加快构建“红绿配”产业体系持续释放发展动能。
农忙过后,休闲时间,村民们都会不约而同聚在一起,品茶小憩,闲谈收成,共享美好时光。看着幸福生活触手可及,村民符永胜十分感慨。
“现在村容村貌变好了,大家也都自觉搞卫生,家家户户的收入都有所提高,现在的生活很幸福,我们对未来的生活也充满希望。”
向民毛薯作为优质农产品品牌,一经上市就好评如潮,一时成为“网红”毛薯。近年来,当地不断做大做强农村特色农业产业,持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让群众共享特色产业发展成果。村民符文贵就是其中的代表。几年的时间,符文贵就依托毛薯产业成长为致富带头人,并坚定产业发展定力,继续给幸福生活添彩。
符文贵算了一笔账,他说:“毛薯亩产一般是2000斤左右,按照地头价2块钱一斤出售,亩产值就达到4000元。”
向民村是革命老村,白沙起义第一枪旧址纪念园就在这里落成。如何做好农旅文融合发展的大文章,吃上农村三产融合高质量发展这碗饭?红色教育研学旅行、非遗传习弘扬传统文化、红色民宿和红色农家乐等新业态不断兴起,美丽乡村2.0升级蝶变再次迎来机遇。
“我们的人文资源很丰富,也在力促自然环境、田园风貌和红色血脉有机结合、创新发展,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发展特色旅游业。”向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符建章表示,将积极培育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让新农村既有“面子”,又有“里子”,让向民群众身在宝山,收获累累硕果。
◎来 源:白沙融媒体中心
◎记 者:梁如金、周美景
◎实习生:邓华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