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分享到:
保亭激活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新活力
2025年09月24日 13:55 来源:中新网海南
9月23日,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举行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工作新闻发布会。(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委宣传部 供图)
9月23日,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举行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工作新闻发布会。(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委宣传部 供图)

  中新网海南新闻9月23日电(文宏武)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23日举行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工作新闻发布会,围绕保亭民间文艺版权的保护机制、实践成果与文化意义,作系统介绍和深入解读,展现保亭在推动民间文艺版权事业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积极探索与成效。

  自2024年9月9日入选全国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地区以来,保亭多维度探索民间文艺传承挖掘与保护发展的有效途径。制定印发《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县委主要领导牵头的工作专班,并召开相关部署会与调度会;制定《保亭县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作品登记表》,对县域内版权作品摸底建档。统计数据显示,保亭民间文艺作品涵盖民间文学、音乐、舞蹈、美术4大类别,总数达1647种,已完成460件民间文艺作品版权登记,涉及版画、摄影等多个品类;举办三期版权登记培训班,增强民众版权保护意识。

  在促进转化利用、推动产业发展上,保亭一方面培育“保亭有礼”文创品牌,挖掘海南本土文化资源,融入民族图腾等特色文化符号。另一方面加强产业融合,推动民间文艺与文化旅游等产业结合。其构建的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发展“标准+服务”体系,入选海南自由贸易港第二十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以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为平台,开发特色文化产品与体验活动,形成标准化民族文化服务流程。

  作为全国试点地区,保亭以“保护文化根脉、激发创新活力”为使命,通过多样举措强化宣传引导、营造版权氛围。9月12日,手工黎锦龙被捐赠至中国国家版本馆永久收藏,并借助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等平台,搭建“民间文艺版权保护成果展台”,累计展出350件版权作品及手工艺品;在活态文化体验上,在展会设置“黎苗文化互动区”,邀请非遗传承人展示技艺;创新宣传推广方面,线上制作宣传片,通过国家版权局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广泛传播,致力于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保亭经验”,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保亭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于2024年12月5日成功转名录。各类民俗节庆活动增强了民众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在文化保护与发展上,保亭创新举措,制定全省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构建全链条标准化服务流程。同时,积极推动民间文艺版权转化运用,“保亭有礼”文创品牌已完成5大类产品研发,推出150余款新作品,自2024年起实现文创产品销售3200余件,销售额突破150万元,初步构建“版权+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完)

编辑:陈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