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9月28日讯(记者陈钰婷 陈歆卓 曾昭娴)9月28日,作为2025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配套活动之一,新能源汽车科普讲堂在海口云洞图书馆举行,现场借助图文并茂的科普讲解方式,向市民游客生动展现中国汽车工业在新能源、智能化领域的前沿科技成果。
“中国是最早造车的国家之一,相传在距今5000年前的黄帝时代就已经出现了车……”当天下午3点,科普讲堂准时开课,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普文化与传播部部长路瑞刚以“国车之光”为主题,从中国古代造车历史延伸到新能源汽车的前沿科技,以图文并茂的生动讲述,为观众勾勒出一幅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图谱。来自海口市滨海第九小学四年级的40余名学生认真听讲、积极互动交流,感受汽车科技的独特魅力,活动同时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现场参与。
海口市滨海第九小学学生倪彩瑜在互动环节后兴奋地表示:“通过这个活动,我了解了中国汽车发展变迁的历史,十分钦佩科学家的创新研发精神。”
据介绍,本次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打造连接前沿科技与公众认知的桥梁,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科技创新的种子,并为市民提供近距离感受新能源汽车魅力的机会。
此外,2025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期间同时举办新能源汽车技术及科普展,集结深蓝汽车、大众、宝马、海南海马、浩思动力等50多家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企业进行展示,展品包括多款热门新能源汽车车型,以及动力电池、驱动电机、汽车电控、综合零部件等前沿技术及产品。本次技术展览全程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让公众“零距离”感受科技与低碳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