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分享到:
海南省第四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研讨会举行
2025年10月25日 17:47 来源:中新网海南
10月25日,海南省第四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研讨会在三亚举行。图为与会专家作主旨报告。张月和 摄
10月25日,海南省第四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研讨会在三亚举行。图为与会专家作主旨报告。张月和 摄

  中新网海南新闻10月25日电(张月和)海南省第四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研讨会25日在三亚举行。来自境内外的近百位专家学者与会,聚焦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展开讨论,为民族工作更好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海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振明、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副校长唐旭、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二级巡视员黄朝阳分别为研讨会致辞。会议主要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阐释、中国海疆历史与文化、南部海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民族教育与心理、海外华侨华人等选题进行研讨。

  “地处中国南部海疆的海南自古就是多民族聚集之地,汉族、黎族、苗族、回族等民族在这片土地上和谐共生。”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民族学院院长、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院长张朔人受访时说,海南自贸港封关在即,本民族地区的多元文化与外来民族宗教、华侨华人文化将在此深度交融。本次研讨会旨在通过学术理论研究,从过往实践经验中,寻找符合当下自贸港建设需求的新的各民族嵌入式发展路径。

  廊坊师范学院历史学副教授纪海龙从明代海南“抚黎”制度为切入口,回顾了海南作为边疆地区与中原的文化认同和政治整合历程。他认为,制度建设必须与文化整合相辅相成,“这种将行政措施与文化教育相结合的做法,在明代海南治理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边疆治理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澳门城市大学副校长叶桂平则聚焦澳门侨乡文化的历史积淀与当代转型,结合中国新移民动态、跨境政策衔接及国际传播路径,提出华侨华人研究的多维协同模型。他认为,面向未来,需以数据驱动与数字外交为核心路径,通过建立粤港澳华侨华人联合数据库构建“华侨社会网络图谱”,依托澳门中葡平台优势打造“云上侨乡”国际传播体系。“让华侨华人研究为破解跨境治理难题,以及文明互鉴与国际合作提供理论工具与实践范式。”

  本次研讨会由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海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海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海南民族教育研究基地、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承办。(完)

编辑: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