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创新机制和措施,为博鳌亚洲论坛年会顺利举办保驾护航,并实现融合式发展
■ 本报记者 易宗平
提高站位齐抓共管 不断推动融合发展
怎样实现电网故障的快速隔离与“治愈”,提升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供电可靠性?
经过紧张有序的建设和测试,我省博鳌东屿岛智能电网综合示范项目现已投入使用。该项目投资3366万元,新建21.57千米电缆线路、10千伏智能开闭所、500千伏安箱式变压器等设施,将东屿岛内现有网架结构优化升级为“双环网”接线方式。
安全可靠用电,是海南做好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保障工作系列内容之一。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服务保障工作。省委书记沈晓明、省长冯飞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年会工作,并多次深入一线,现场检查督导。
沈晓明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提高政治站位,把握工作重点,落实好各项服务保障措施,确保本届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办得圆满、办得出彩。要深刻认识本届论坛年会对服务国家总体外交、促进博鳌亚洲论坛发展、推动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展示中国抗疫成就的重大意义,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做好各项工作,服务和利用好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
其他省领导各负其责,各部门和相关市县齐抓共管,多措并举为论坛提供智慧型、实用型的服务保障——
在机制上,实行省内论坛联席会议制度。增设疫情防控组,由副省长牵头制定预案和防控措施;增设技术支持组,确保“线下线上相结合办会”模式高效运行;增设“酒店服务组”,提升博鳌地区整体接待服务质量。专项工作组和有关市县、部门各司其职、一体推进,同时涵盖安保、安全生产、环境卫生、新闻宣传等工作。
在理念上,凸显“绿色办会”特色。我省将投入使用各类新能源汽车约100辆,针对参会代表相对集中和频繁出入场所进行重点部署,展现海南“清洁能源岛”的良好形象。
在接待上,采取“定制式”模式服务参会代表。全省各相关单位根据本届年会代表构成情况,采取对口接待,分类成立各接待小组,使接待活动与海南各领域交流合作结合起来。
在信息上,践行“智慧办会”举措。我省为所有参会代表专门开发了“博鳌服务台”微信和支付宝小程序,分为“看海南”“问海南”“游海南”三个功能模块,帮助参会代表了解自贸港建设成果和资源优势。
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有更多机会与海南融合。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吕鸿介绍,为更好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论坛秘书处、省委省政府、中远海运集团匠心打造博鳌亚洲论坛主题公园,筹办博鳌亚洲论坛成立20周年回顾展。
这些具有创新元素的机制和措施,不但为博鳌亚洲论坛年会顺利举办保驾护航,而且推动海南与博鳌亚洲论坛融合式发展。
搭建服务保障框架 注重形成长效机制
达到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的服务保障水平,并非一蹴而就。
“事非经过不知难!”省服务与利用博鳌亚洲论坛联席会议工作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外事办公室主任王胜回顾参与博鳌亚洲论坛筹建和服务保障工作的经历,感慨难忘每个阶段探索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
——1998年至2004年,是博鳌亚洲论坛服务保障机制的探索与初创时期。
从1998年动议成立“亚洲论坛”,到2001年成立博鳌亚洲论坛,会议设施、饮食用餐、会晤会见场地等方面仍有不足。
通过落实层层负责制、内部协调和沟通机制,开发会务注册管理系统,很快就摸清了底数,掌握了主动权,打了“翻身仗”,赢得各界好评。
——2005年至2012年,是博鳌亚洲论坛服务保障机制的完善与进步时期。
2005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海南省服务保障工作方案》,搭建了服务保障的“四梁八柱”,形成了顶层设计。
2008年,博鳌、三亚大博鳌圈两地办会,首次把国事活动引入三亚,与论坛年会衔接举办,成为中国首脑外交和公共外交有机结合的经典案例。这为2011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与“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在博鳌和三亚衔接举行打下基础。
——2013年至今,是博鳌亚洲论坛服务保障机制的成熟与稳健时期。
2014年,形成海南服务与利用论坛联席会议工作机制,由原来的单纯服务转变为服务与利用并重,下设服务论坛组和利用论坛组,确保海南融入和利用好论坛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该机制对我省统筹协调外事、经济、智库等资源,最大限度地形成合力,最强力度和深度地利用论坛进行了有益探索。
夯实地方合作平台 持续发挥品牌效应
随着论坛服务保障机制的建立健全,海南夯实地方合作平台,持续发挥品牌效应,致力于推动海南与博鳌亚洲论坛的融合式发展。
多年来,南海合作分论坛秉承合作共赢理念,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议,通过规则构建实现良性互动,通过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南海长治久安和地区共同繁荣作贡献。
华商圆桌会议带着乡土情结,成为不少优秀华商相聚的重要平台。他们认为,要做文化传播的信使、推动国内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区域合作。香港世茂集团董事局主席许荣茂曾在华商圆桌会议上提出:“加强各国文化交流,消除误会和偏见,寻求亚洲文化共荣,我们华商责无旁贷。”
这两大平台多年来颇具影响力。不仅如此,今年另外两大持续设置的平台亦令人期待。
4月15日,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海南省筹备工作和主题活动新闻发布会透露——
“中国-东盟省市长对话”将于4月19日在博鳌举行,与会嘉宾将聚焦“守望相助,共促发展:后疫情时代的地方政府合作”这一主题,围绕“守望相助除疫情、凝心聚力促发展、开放包容促联动”3个议题进行对话。此次对话,将进一步密切海南与东盟各省市的友好交流与合作,为三十而立的中国-东盟关系注入新的内涵。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岛屿经济分论坛,主题为“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岛屿的使命与未来”。来自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的岛屿国家和地区政商学界代表已确认参会。该分论坛将发布两个重要成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岛屿经济论坛全球岛屿发展年度报告(2020)》和《共建全球岛屿研究中心的倡议》。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年会还推出了新的分论坛。
首次举办的“全球自由贸易港发展趋势分论坛”,主题是“大变局中的全球自由贸易港”,由博鳌亚洲论坛秘书处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邀请国际组织负责人、专家学者以及新加坡、阿联酋、意大利及中国香港等世界著名自贸港相关嘉宾出席,海南省主要领导、商务部领导将在分论坛上作主旨发言。
“面向2030年的减贫与乡村可持续发展分论坛”,将分享中国减贫经验,探讨国际减贫合作的“博鳌方案”,为论坛持续关注消除贫困这一全球发展热点提供抓手,推动构建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特别的意义。
“今年,我省除扎实做好论坛年会服务保障工作外,还继续举办系列海南主题活动。”王胜表示,将服务国家总体外交、融入“一带一路”共建与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相结合,着力体现“海南元素”,分享“海南智慧”。
(本报博鳌4月1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