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侨务传真—正文 分享
琼籍侨领冯裕源和弟弟冯裕芳:兄弟报国犹慷慨
2021年08月16日 15:33  来源:海南日报

  民国时期,海口主要的电力、交通、运输、金融、房产都是华侨投资的,华侨资本对海口近代城市的形成起了关键作用。中山路、得胜沙路、博爱北路、新华北路、长堤路等街道的建筑风格具有浓郁的南洋风情,正是百年来华侨文化的具体体现,如今已成为海口城市的宝贵财富。

  海口的华侨主要集中在三江、演丰、大致坡等乡镇。三江镇一带的海外侨胞主要在泰国工作。一百多年来,他们中不乏在商业上有实力、政治上有地位、科技上有成就、学术上有建树的杰出人才,例如吴坤楹父子、冯裕德、陈昌耀、王金英、王金玉、柯葆华等。其中,颇具传奇色彩的是冯裕源、冯裕芳兄弟。他们横跨政商两界,为中国革命作出贡献。

  从琼崖少年到泰国富商

  1876年,冯裕源出生于琼山三江镇水源村。20岁时,他和当地许多男人一样闯南洋谋生。一开始,冯裕源参与建设业、碾米业。后来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在泰国经营十多家商行,成为当地的华侨富商。

  在南洋谋生的海南华侨,面对所在国复杂而陌生的人文环境、风俗语言,以及种族、民族之间的隔阂,尝尽了谋生创业的辛酸,这也让侨胞们更强烈地意识到社团组织的重要性。于是,一个个琼籍华侨会馆纷纷成立。1898年,冯裕源联合潘于炯等人在泰国创立名为海南山庄的社团。

  由于第一代创业的华侨历尽艰险,吃遍了没文化的苦,所以他们往往格外重视年轻后辈的教育问题,常常慷慨解囊资助同乡晚辈求学。中国共产党琼崖革命先驱冯平就曾接受过冯裕源的资助。

  冯平的父亲冯思余和当地许多人一样来到南洋谋生。中学毕业后,冯平到泰国看望父亲和弟弟,并表示想筹款上大学。冯思余当时在帮冯裕源管理账务。冯裕源为人慷慨大方。他认为冯平是人才,又是海南同乡,便主动提出愿意出钱资助冯平回国上大学。冯平大喜过望,直接从泰国乘船前往上海求学。后来,冯平成为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琼崖革命先驱。

  此外,冯裕源还出资在自己的家乡创办了苏民高等小学,为发展家乡教育事业、培育优秀人才出钱出力。后来的革命党人冯济民、冯尔和都曾得到他的帮助。

  在泰国发展的冯裕源关心着祖国情况。他希望通过民主革命来推翻腐朽的清政府,便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并在泰国开设“益兴盛”商号,以此来联络华侨支持革命。

  冯裕源慷慨捐助巨额款项支持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孙中山流亡泰国时,曾得到冯裕源以及其他琼籍华侨的大力帮助,渡过了难关。文昌籍华侨云竹亭,曾卖掉自己的火锯厂支持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事业。孙中山在给他的一封亲笔信中称华侨为革命之母。

  追随孙中山参与革命

  同样追随孙中山进行革命的,还有冯裕源的弟弟冯裕芳。《琼籍民国人物传》一书中这样评价少年冯裕芳:“幼承庭训,聪慧好学,少有鸿志,饱学多才。”他6岁就进入私塾接受启蒙教育,中学堂毕业后东渡日本,考入日本帝国大学,获商科学士。

  冯裕芳在日本之时,正是孙中山等革命党在日本宣传反清革命的时期。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同黄兴等人创立中国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年轻的冯裕芳目睹清廷的腐败落后,又在东京多次聆听孙中山的演说,思想上逐渐接受了民主革命思想。他邀请同在日本留学的海南同乡陈梦梅,也就是他日后的妻子,一起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投身民主革命事业。

  1914年,冯裕芳被孙中山指派为中华革命党东京支部长,负责领导东京的革命活动。此后,他一直在南洋各地为革命奔走,筹措革命经费,先后在广东、香港、泰国、马来西亚等地宣传民主革命,发动华侨捐资支持革命。

  此后,冯裕芳又追随孙中山参与二次护法斗争,参加新文化运动。后因种种原因,冯裕芳来到泰国协助冯裕源一起经商。虽然离开了中国,他仍十分关心中国革命的进展。

  1923年,孙中山回到广州号召部队讨伐陈炯明。得知这一消息,冯裕芳放下手中生意,辗转多地回到广州再次追随孙中山。

  忠心报国 矢志不移

  孙中山去世后,眼看着国民党日益反动,冯裕芳1928年去英国攻读国际公法和哲学。他还在英国参加了共产主义小组,后因病在印尼隐居。

  抗日战争爆发后,冯裕芳回国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他还积极参与“抗日救乡会”,为抗战救国出钱出力。

  1944年,冯裕芳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46年,他当选为中国民主同盟港九支部主任委员,并先后担任民盟南方总支部常委兼工商委员会主任委员、民盟总部国内关系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务。

  在此期间,冯裕芳还做了一件非常有益于琼崖革命的事。在革命低潮时期,琼崖纵队与党中央失去联系多年。身为海南人的冯裕芳受中国共产党的指示,秘密筹购发报机、收音机等通讯器材送给琼崖纵队,恢复了琼崖纵队与党中央的联系。

  1948年,冯裕芳联合在港各界民主人士柳亚子、茅盾等125人,联名发出响应中国共产党“五一”号召的声明,热情洋溢地对中国共产党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的号召表示欢迎。声明中说:“这一个提议真太合时了。一定可以使大家感到非常快慰,这证明了中共的领导人物,不但政治经验丰富,而且能高瞻远瞩把握住每一个阶级的人民期望……”

  1948年底,毛泽东电请冯裕芳北上参加全国政协筹备会。此时的冯裕芳已60多岁,体弱多病,仍然带病北上。1949年1月27日,他在北京病逝,这位矢志革命的爱国者走完了他的一生。同年1月31日,毛泽东对他的逝世致唁电示哀。

  文\海南日报记者 梁君穷

编辑:陈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