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黎子奂求学圆梦:半工半读换轨人生路
2021年08月30日 12:01 来源:海南日报

  文\图 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实习生 廖浩晟

  “我叫黎子奂,是来自三亚的黎族小伙。我是名打工者,也是一名在校大学生。”这是海南开放大学学生黎子奂将在秋季开学典礼上发言的开场白。届时,作为学生代表,他将向同学们分享自己半工半读的求学经历。

  相比很多城里的同龄人,他的社会人生从17岁就开始。后来,黎子奂重回校园,圆了自己的大学梦,“是不断地学习,给了我重塑人生的可能。”这是黎子奂最想在开学典礼上分享的一句话。

黎子奂利用休息时间去海南省图书馆读书。

黎子奂经常坐动车去海口听讲座。

  埋头苦干

  却看不到希望

  黎子奂来自三亚一个农村家庭。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他初中毕业后没有上普通高中,而是去技校读书,希望早工作早挣钱早养家。2008年毕业后,当年那个清瘦的少年背上行囊,第一次走出海南,得到了人生中第一份工作——广东东莞一家电子厂的生产线工人。

  “一开始做的是电路板加工,从最苦最累的活做起,一天8个小时,手上磨出水泡是常有的事。”黎子奂回忆道,在东莞的工作,终日是重复枯燥的体力劳动,月薪仅2000多元。这样的生活,让他第一次对自己的人生感到迷茫。

  2010年5月,听说海南要建设国际旅游岛,黎子奂辞职回海南,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然而,在海南的人才市场上,他屡屡碰壁:面试心仪的单位,总是被拒绝,“大多岗位都需要大学文凭,我每投一份简历都石沉大海。”黎子奂意识到,学历与知识的重要性。

公益活动结束后,已是深夜,黎子奂骑车回家。

  “不要挑三拣四,要踏踏实实的吃苦耐劳。”爸爸的劝慰与鼓励,让他重整旗鼓,“既然能力有限,那就努力去改变!”黎子奂选择从上手较快的销售做起。

  然而,尽管他努力学习产品知识、市场优势,但天性不擅长表达,销售业绩总是倒数第一,收入别说成家立业,就连养活自己都困难。

  明白自己不是做销售的“料”,黎子奂又接连尝试开小吃店、当饭店服务员、做网店销售员,积累一些经验和积蓄后,他又开起了网店。

  进货、处理订单、回复客户咨询……当时,黎子奂打理网店每天要花16到18个小时,就连睡觉都要把手机放在耳边,一有买家咨询,就要及时回复,“实际上投入和回报难成正比。”

  尽管如此,经营网店的黎子奂也算过上了相对稳定的生活。可惜不是一帆风顺,打击随后到来:父亲病重。黎子奂因借不到足够的钱为父亲治病而束手无策。父亲走后,他在悲痛中又无比心酸地意识到:没有较高的学历和过硬的本领,很难照顾家人。

在建设中的三亚中央商务区企业孵化基地,黎子奂作为施工人员指挥勾机进行挖运作业。

  半工半读

  人生从此换轨

  在一边开网店一边等待机会的日子,时间来到2017年8月底。黎子奂从朋友那里听说,海南有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项目,通过政策优惠、学费资助等方式,计划帮助一部分农民工提升学历,并开展技术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工就业创业能力。

  黎子奂决定报名,选择报读海南开放大学的行政管理专科,“如果有什么可以帮助我找到新的人生道路,那继续学习,应该就是我的最好机会。”

  2018年初,他关掉费时耗力的网店,在三亚找了一份记账员的工作,开启了半工半读的生活。由于课程是网络授课和面授教学相结合,于是,在工作日,黎子奂就利用碎片时间在网上学习;周末,别人都在休息、娱乐,他就回到课堂继续听讲。

黎子奂的案头放着一些法律科目的书籍,只要稍有空闲,就拿起教材学习。

  许久没有读书,黎子奂在学习过程中难免吃力,好在老师们在线耐心解答,第一时间为他指点迷津。

  在这段半工半读的日子里,黎子奂不仅学到了实用知识,还因为成绩优异获得奖学金,后来还成为学生会主席。2020年6月,黎子奂顺利拿到了国家开放大学的专科文凭。

  但他并不满足于此,而是始终坚持学习,一边自学财务类书籍,一边与同事交流提高管理能力。从工地记账员,到配合管理车队工作,再到成为项目经理,通过学习,黎子奂有了更好的工作业绩,不断进步的工作表现,也受到了同事和领导的认可,收入也随之增加。攒够钱的黎子奂,第一件事就是翻新家里的老宅,让家人住上了三层小楼。

黎子奂和老师郭丽娜沟通开学典礼演讲的注意事项。

  “刚开始只是想学点技术知识,不想频繁换工作,但到开放大学的学习,不仅圆了我的大学梦,提升了学历水平,还让我有了更实际的回报。”黎子奂认识到持续学习的重要性,2020年秋季,他选择回校继续“充电”——报读海南开放大学本科法学专业。“我发现工作上还遇到一些困难和短板,希望通过学习法律知识来弥补,人就是要活到老,学到老。”

  现在,依然半工半读的黎子奂,又给自己添加了一个小目标:自学英语。

  “我从小就喜欢英语,现在还有一点基础。”黎子奂笑着说,他家离三亚亚特兰蒂斯酒店员工宿舍较近,时常有外国人到他哥哥的小吃摊点餐。“我就用简单的英语词汇和他们交流,像炒饭、鸡、汤等简单的食物类单词,我都没问题。”他想,如果能提升英语水平,说不定还能开拓新的事业版图。

  热心公益

  回报社会

  黎子奂经常告诉身边的工友,在信息时代,工业领域已走向科技化、智能化,纯体力的工作岗位将越来越少,社会对劳动者的学历和技能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因此,持续学习,是大家在劳动市场上保持竞争力的“法宝”。

  要说这一路的学习,给了自己什么样的体会,黎子奂脱口而出:“开阔了视野,更新了思想。”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加技能提升相关的培训。

  作为海南省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政策的受益者,黎子奂说,自己如今的生活,少不了社会的关爱与帮助。

黎子奂载着母亲。

黎子奂和家人一起用晚餐。

  为了力所能及地回报社会,黎子奂经常发挥自己作为院学生会主席的优势,组织同学们一起参加公益活动。比如,定期带着小礼物去三亚光明连接脑残疾儿童中心,陪孩子们度过一段快乐时光。

  “他们每天坚持康复训练,当我牵着孩子的小手,和他们一起迈出那艰难的一步时,他们的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我的内心也会被滋润。”黎子奂边说边拭去眼角的泪水。

  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的一个小人物,30岁的黎子奂,每每独处和自我反思时,总会庆幸和感慨,自己的人生,虽然起点低、过程波折,但只要不断地学习,跟随时代的需求充实自己,同样能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编辑:叶霖嘉